2018第二届中国BIM经理高峰论坛召开


近日,以“势能”为主题的“2018第二届中国BIM经理高峰论坛”在广东深圳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由国家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建设互联网与BIM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杭州品茗安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全国18个省市级BIM联盟与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论坛吸引了全国各地知名的房地产商、建筑企业、设计院、施工企业、咨询公司、软硬件厂商、高等院校等1500多位BIM高端人才参会。

BIM技术在国内经过10余年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BIM将成为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论坛上,中国BIM发展联盟理事长黄强表示,BIM 是个系统工程,缺乏系统工程思维、没有BIM 系统架构模型,企业BIM 应用只能停留在BIM软件应用甚至于不用,软件公司的BIM 技术开发也将止步于软件集成。因此,只有站在可见的BIM最高层次(建筑业互联网层次)去策划BIM,同时立足于BIM的最低层次(应用软件层次),开发工程实践亟需的应用软件,才能使我国BIM技术逐步完善与提高,实现建筑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据的集成和应用。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建筑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然而,现阶段BIM技术在建筑业大数据的形成与应用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由于BIM建模效率低、专业人才缺乏、协同工作差等原因,建筑数据获取成本高;另一方面是BIM技术与工程项目实际业务脱节,具体表现为应用场景少、价值传递差、成果类型少,导致建筑数据难以发挥效益。因此,要真正形成建筑大数据,打造BIM信息化体系,必须实现BIM模型标准化、BIM模型成果简单易用,BIM平台的业务逻辑与真实的项目管理流程紧密结合。对此,品茗股份BIM研究院院长王大伟表示,BIM场景化应用是将建筑大数据成为现实的途径。他认为,建筑业是数据量最大、业务规模最大的行业,但也是现阶段最没有数据的行业。在BIM技术出现之前,没有哪家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传统方法对工程数据进行有效挖掘和管理应用。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和初步成熟,BIM将成为建筑业整体信息化的唯一载体,在创建、计算、管理、共享和应用海量工程项目基础数据方面具有前所未的能力,促进建筑业大数据积累与多元数据融合的实现。他还和与会者们分享了品茗在BIM建模、用模、项目管理、数据汇总、企业决策等场景的应用。

本次论坛还发布了《建筑业互联网系统架构模型——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17)》,报告涵盖了建筑、公路、电力三大工程业务体系,并介绍了基于“建筑业互联网系统架构模型”,工程技术与IT 人员可将共同开发包括业主、设计、施工、运维、采购、管理等在内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上千种软件。何关培、张东升、恽燕春、周群等10余名BIM专家围绕“城市级BIM应用的技术支持度分析”、“同济设计研究院BIM应用探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全生命周期应用”、“基于BIM的互联网设计院建设”等内容做了主题演讲,并和与会者们共同探讨BIM在智慧建造、智慧城市、建筑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11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