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项目工地。由北京建工集团总包、北京戴纳实验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机电分包进行实际操作的现场装配式安装正在进行中。记者跟随百多位行业内的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实验室用户、业主们来到现场实地观摩,一起见证了传统施工方法安装至少需要一个多月而进行装配式安装仅仅用了10个小时的施工奇迹!
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中心是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人类基因储存中心。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样本保藏库和国内唯一国家级公益性脐带血库,项目具有人类遗传资源保藏与管理、人类遗传资源处理制备与鉴定、GMP等科研和转化功能,用房具有温度、湿度、洁净度等高标准的严格要求。
项目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研楼建筑面积22992平米,科研室面积6500平米。用“螺丝壳里做道场”形容这个项目一点不过分。项目甲方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基建设备处副处长徐海燕告诉记者,由于项目用房设置的特殊性,为了找到合适的安装施工方案,甲方进行了层层遴选。方案确定后,戴纳科技以其实验室安装专业性强的优势通过公开招标承接了实验室机电专业施工。“作为甲方,客观的说,利用BIM技术进行机电装配式设计,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整体综合提升进行施工,各模块设计和加工精密,不仅减少了洽商变更,现场管理较常规施工更轻松、更安全、更规范、更高效!”徐海燕由衷感叹。
戴纳利用BIM多维度可视化的特点,在施工前对全程施工方案进行完全可视化模拟,戴纳BIM从概念设计、细节设计、出图、虚拟建造、工厂生产、模拟施工到物资物流涵盖以实际施工流程为指导的全流程;现场施工人员依据施工现场的现有条件,利用BIM模型可向设计人员清楚表达相关修改的施工步骤、过程,提高协同效率。设计人员可根据施工方要求,调整方案,施工方再次模拟。经过多次模拟,合理选择技术线路和安装工法,最终选定最优的施工方案。戴纳模数化部品的集约化生产配合自主研发的具有国家多项发明专利的特有的装配式安装装备,基于AGV的四维导向安装技术,精准定位、高精校正、快速碰接。由于精准的设计,所有的实施效果与BIM预期效果保持高度一致,所见即所得。
戴纳科技的总经理迟海鹏正在现场组织指挥。他告诉记者,模数化装配式施工,由传统复杂的施工工艺变化为标准化的碰接作业流程,从地面组装、提升、碰接,现场施工时间至少可以缩减90%,高效率机械化与机器人的使用使这个项目上更是缩减了97%,施工工艺简单化使得BIM模拟进度控制变得更加可行和直观高效!将模型中的构件与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挂接并深度整合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力、材料等资源,成本、安全等信息,从而实现多个维度的施工管理。可以MES、模型进度、资金计划曲线的同步显示,直观了解形象进度,并且查看任意时间点的MES进度、资金计划等信息。利用动画式的进度控制甘特图,既可以优先进行工序安排,模拟施工,最优化分配各项所需资源,还可以方便分析主要质量控制点,HSE管控点,方便管理者集中抓住各个关键点,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由于装配式机电安装大部分工作在工厂和地面进行,现场提升采用整体机械提升,几乎没有高空作业,避免施工过程中因高空坠落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模数化部品需要设计工程师采用BIM软件,将建筑中所有元素在电脑模拟,利用BIM软件进行碰撞检查和施工模拟,完全避免了各种管线施工时的交叉碰撞,避免了返工问题的出现。传统安装模式势必有过多的膨胀螺栓需要钉在棚顶,已经预埋的线管、消防管可能均被破坏,可能需要修改暗埋管为明装,造成已经完工工序的作废。采用综合吊架施工时底座安装位置位于梁体,避免了传统安装时吊筋打在楼板上造成之前楼板暗敷管线的破坏。
装配式安装的材料和配件皆为工厂生产,无现场加工,减少了现场加工的粉尘、烟雾和噪音污染。出厂的装配式模数化部品通过二维码一健扫描获得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和维护信息,实现全面的智慧化实验室管理。所以记者见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环保、灵活、高效的智慧化、信息化的装配式安装工场(施工工地)!为工程行业内的装配式技术点赞!为孜孜不倦追求新技术的工程人点赞!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