沌口大桥“土专家”当选湖北省人大代表


 

1月17日,经过5天的公示,中交二航局武汉沌口大桥项目部副经理马文兵正式当选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月12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出武汉市出席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5人,其中,马文兵以513票(有效票516票)的高票当选。


 

 

联系上马文兵时,他正在长江上为沌口大桥项目临时性钢结构的拆除而忙碌着。当问到他当选省级人大代表的感受时,他说:“个人觉得压力很大,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山娃子,学历不高,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不够。此前我得知参与省级人大代表的竞选后,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学习省级人大代表相关权利和义务,争取在当选后能做一名合格的省级人大代表,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


 

 

 

 

马文兵出生于1973年,来自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初中毕业后,19岁的他开始了工地生活。彼时,仅有初中文化的马文兵来到了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开始了他的桥梁建设生涯。如今,经历了六座世界级桥梁建设的他,已经从一名农民工,逐步成长为一名集电气、起重、指挥调度等技能于一身的操作型明星员工。


 

 

在江阴长江大桥工地,初出茅庐的他最开始什么都不懂,但初生“犟牛”不怕虎,这个戴着眼睛的“年轻山里人”经常缠着工地技术员和老师傅问问题;渐渐的,他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自信心。有一次,在大桥主塔电缆布线设计时,他大胆地对原来的悬吊方案提出了质疑,建议利用塔肢本身的通风孔做电缆固定点进行布线,这样电缆用量可以减少一半,项目部最终采用了他的建议。


 

 

 

1998年,他在武汉军山长江大桥项目担任主塔电气主管。一次引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台进口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出现了故障,一个和他关系好的同事想到他平时熟悉机械,立刻把他从主塔施工现场叫过来,马文兵检查搅拌设备后,发现是继电器烧了,仅仅用十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2013年,马文兵来到了武汉沌口大桥项目部,这是他参加建设的第六座世界级桥梁,也是武汉市第九座长江大桥。为了和现场协作队伍的工作时间保持一致,他一日三餐都在前场吃,因为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他的脸黑里透红,一脸的胡须,大家都叫他“拼命三郎”。但他高兴的是,工区的那帮年轻技术员总是亲切地说:“技术上马哥很全,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踏实”。


 

 

 

 

二十多年来,他跟随中交二航局四处奔波,先后参与了中国首座跨径超千米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中国第一座跨千米的钢桁梁悬索桥——坝陵河大桥、长江上最宽大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等知名桥梁的建设,成长为一名建桥的行家里手。


 

 

这位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70后”,靠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做起,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交二航局的一名正式员工,并成为项目管理者,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本科生,成为集电气、起重、指挥调度等全套本领于一身的多面手,凭借丰富的经验,他积累了许多看似简单却有效的妙招,还被许多同事称为“土专家”。


 

 

马文兵还先后获得“武汉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1-23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