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兴康特大桥有这些“最”
6月12日,从四川省交投集团获悉,在美国马里兰州召开的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上,四川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大桥(申报名称:泸定大渡河兴康大桥)荣获“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
IBC是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次,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35届,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影响力。
“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是IBC为优秀桥梁工程规范设立的杰出成就奖,评选内容主要包括桥梁的实用性、技术含量、材料改革、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以及其公众参与度等。
从四川盆地西缘延伸至青藏高原的雅康高速公路于2018年12月31日通车,全长135公里,桥隧比达82%,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
作为雅康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泸定大渡河大桥于2018年10月建成,主桥长1100米,为单跨钢桁梁悬索桥,桥道采用钢混组合桥面板,主缆采用平行双吊索体系,吊索间距10m,跨中设中央扣。左岸采用深159m的隧道锚,右岸采用重力锚;两岸均为188m高钢筋混凝土门形桥塔。
国际桥梁大会执行委员会认为,泸定大渡河大桥在技术和材料创新、美学价值、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因而从世界范围的优秀桥梁项目中脱颖而出,被授予有着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林登少”金奖。
泸定大渡河大桥是一座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带、复杂风场及温度场环境下的超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
设计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
承建单位:四川路桥集团
大桥全长1411米,主跨1100米,桥面至大渡河水面高达239米,被称为“川藏第一桥”。
在地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的川西高原建设这座大桥,工程难度极大。桥梁建设者们采取了大量创新型设计,多项技术指标开创先河。
在地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的川西高原建设这座大桥,工程难度极大。桥梁建设者们采取了大量创新型设计,多项技术指标开创先河。
泸定兴康特大桥有这些“最”
雅康高速泸定兴康特大桥不仅是在建川藏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主跨达1100米,也是在建世界第一长隧道式锚碇,雅安岸隧道式锚碇长159米。
此外,雅康高速泸定兴康特大桥还有5个“首次”。四川省内首次采用无人机牵引先导索过江;国内首次在高海拔峡谷地区、复杂强劲风场条件下采用缆索吊装系统架设千米级钢桁梁;首次将防屈曲钢支撑用作悬索桥的中央扣;首次将波形钢腹板与混泥土顶底板的组合结构作为桥塔横梁;康定岸重力式锚碇设置在深厚的冰碛层覆盖层内,是国内首次在冰碛层设计开挖如此大的深基坑。
泸定兴康特大桥有这些特点
“高”:桥高。桥位海拔高达1617米,桥面至水面高差达239米,主墩索塔高达188米,水面至桥塔顶高差达364米;边坡高:雅安岸不稳定高陡边坡高达100米;地震烈度高:Ⅷ度。
“大”:风大:峡谷多雾、气象多变、风场紊乱,瞬间风速达32.6米/秒,相当于12级台风风速;温差大:昼夜温差高达15℃以上;砼体积大:一是承台大。表面积达2200平方米,相当于5个篮球场大小,大体积砼方量18650立方米;二是重力式锚碇大。锚碇平面面积达5100平方米,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大体积砼方量91000立方米。大桥总共浇筑混凝土量达29万余立方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广州电视塔混凝土浇筑量(15万余立方米)的1.9倍。用钢量大:用钢量约为6.2万余吨,比国家体育场“鸟巢”用钢量(4.2万余吨)还要多2万吨。主线索股与缠线总重量达1万余吨,总长度超过6万公里,钢丝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半。
“新”:设计新,技术新。一是首次将防屈曲钢支撑用作悬索桥的中央扣,在强烈地震时,中央扣屈服耗能,从而保证主梁安全;二是首次将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底板的组合结构作为桥塔横梁,充分利用两者的结构优点,既克服了混凝土横梁和钢横梁在抗震方面的不足,又简化了塔柱—横梁连结构造;三是创造性地采用反向平曲线设计,将左右两幅泸定隧道分离,布置在大桥隧道锚的外侧。一方面,极大地减小了隧道锚和公路隧道的相互影响,为山区桥隧相连的悬索桥总体布置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第二方面,在隧道与隧道锚之间设置横通道,既作为施工期的运输通道,加快施工进度,又作为今后的检修通道,便于养护;四是创新边坡防护理念将雅安岸第一排和第二排抗滑桩按人字形布置,采用“疏导”的方式,将强震产生的碎屑流沿斜向导出大桥范围,确保碎屑流不危害大桥构造物;五是目前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专项发明2项,有效保障了雅康高速泸定大渡河兴康特大桥的顺利建设。
微信公众号 筑龙路桥市政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