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源自何方?看这39项自主专利技术的背后故事


日前,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北京地铁19号线03标的三名青年员工收到发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他们提交的关于龙门吊电缆180度转向固定装置发明专利申请已获正式受理。此前,该公司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共计39项国家专利授权。

成立于2011年的中建八局轨交建设公司坚持“产+研+互联网”的管理思维模式,通过施工生产需求引导施工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施工难题解决,以“第一动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公司成立七年间所获专利授权平均以每年5.6件的速度快速递增。专利成果研发应用使得该公司在短短七年间在地铁施工主业及地铁车站、盾构法隧道、矿山法隧道、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诸多施工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该公司39项自主专利技术是在参与宁波、上海、大连、深圳、南宁、北京、南京等地地铁线建设和沈阳综合管廊等项目的施工中研发出来的,同时每一项专利技术成果不仅解决了当时的施工难题,又累积成企业解决后续施工难题的财富。

在地铁盾构施工中,数量较多、重量较大的盾构边轨因为没有吊机吊钩可以钩住的地方,所以基本上靠人工搬运。因数量较多、重量较大,它的搬运及安装耗时耗力,常常成为制约工期的瓶颈。公司三名技术人员研发出国家专利产品盾构边轨搬运配件,让吊机在边轨搬运中有了用武之地。从此现场的工人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该公司耿晓亮等三人申请国家专利的技术成果来自于他们正在施工的北京地铁19号线施工工地。在地铁施工现场,龙门吊是必不可少的施工设备,而现在市场上龙门吊电缆无具体配套设施提供固定及转向功能,施工现场基本采用电缆缠绕于单向规定的简易装置上。在龙门吊轨道有泥、湿滑、吊载负荷大的情况下,电缆拉力增大,摩擦磨损加剧,电缆使用寿命降低。而且需要人为调向,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增加吊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19号线03标项目研发的龙门吊电缆180度转向固定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困扰市场多年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术成果在北京地铁19号线、16号线等项目的应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该公司的每一项自主专利技术成果都来自于施工生产难题的牵引,这些自主专利技术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过去七年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原标题:核心竞争力源自何方?看这39项自主专利技术的背后故事)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11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