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法律也规定,招投标采用综合性评审法和最低价中标法两种定标方式。综合性评审法强调由专家对投标人核心的技术、能力和价格等竞争因素进行评审,并对工程或服务的质量、工作量和人员能力等进行把关,以择出实力最强、效益最大的投标方。最低价中标法强调价低者中标,当然价低也需以达到招标要求为前提。接下来智慧证书小编带大家看看建筑企业如何搞定工程投标?
对于投标人来说,投标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投标实力,更取决于投标方法。具体而言,从信息收集、确定策略到编制标书,投标的每一环节都暗藏技巧。
哪些项目必须招标?
根据《招标投标法》,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和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都必须招标。而在这些项目中,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在内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进行招标。
三步提高中标率!建筑企业如何搞定工程投标?
1、密切关注招标市场
投标战首先是信息战。
企业应主动收集招标信息,以扩大投标目标。
三步提高中标率!建筑企业如何搞定工程投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传统建筑市场颓势明显,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却逐渐兴盛:政策支持下的PPP模式、海绵城市、新型城镇化、装配式建筑等领域表现亮眼。以装配式建筑为例,2017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市场的规模已占全球35%,且仍在持续扩大。除收集传统建筑项目的招标信息外,建筑企业还可将眼光转至新兴领域。
而对已经获悉的招标信息,第一步是筛选符合资质条件的招标信息,第二步是研读招标要求进行投标可行性分析。
研读时要注意这几点:
距离投标截止日期还有多长时间,确保剩余时间足够高质量地完成标书;
工程保证金可否用银行保函以及成本更低的保证保险替代;
充分了解商务及技术方面的要求,确保能够接受付款方式、能够满足技术要求;
资质要求与项目大小是否对应,比如一个不足千万的小型项目要求投标企业具备一级资质并承接过超过亿元的大型项目,这背后很可能是招标方已提前内定了人选。
此外还应留心资质要求与项目大小是否对应,比如一个不足千万的小型项目要求投标企业具备一级资质并承接过超过亿元的大型项目,这背后很可能是招标方已提前内定了人选。
2、合理采用投标策略
投标战其次是策略战。
在正式投标前,投标企业应根据招标工程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实力,结合业主情况与竞争对手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投标策略。
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投标策略的制定:招标项目的工程规模、类型、特点、位置、性质;项目的资金来源、目前资金的到位情况;公告的评标方法、业主的定标取向;竞争对手的企业实力、常用投标策略、类似工程的承接情况、侧重的施工区域和地理位置。
投标策略通常可分为这几种:高价赢利策略、微利保本策略、低价亏损策略。
高价赢利策略适合竞争对手少、企业优势显著以及对于技术、设备和专业要求较高的工程;微利保本策略适合竞争对手多、企业优势微弱但承接该项目对企业未来发展大有裨益的情况;低价亏损策略是激烈市场竞争的畸形产物,通常会给发承双方带来较大的风险,政策也正推进高额履约担保与这一中标方式的协作。
在这三种策略之下,也有突然降价法、不平衡报价法、先亏后盈法、优惠取胜法、扩大标价法等细分投标策略。
制定策略同时,建筑企业还应做好与招标单位、招标代理机构等之间的协调沟通,如提前跟招标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获取更有价值的工程信息等。
3、提高投标文件质量
投标战最终是标书战。
先前制定的投标策略应充分反映在投标报价中,当然也要兼顾报价的合理与准确。编制预算时应认真核算工程量、了解工程所在地的补充定额、选择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正确套用定额。
完成标书编制中最为核心的报价工作后,接着便是对招标文件的需求逐一响应,包括工期、质量、投标担保、技术参数中必须满足的要求、付款方式等合同特殊要求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签署、装订、密封投标文件:不少投标企业往往因为一字之差、装订方式、采用字体、字体大小、标书行距、用纸大小、附图要求等一些细小的原因造成废标,有的工程废标率达到70%以上。
与此同时,有的招标单位会在投标阶段召开标前预备会、组织现场查勘,以便投标人对招标工程有进一步的认识。投标企业应积极利用机会,掌握工程地点、工法特点、地质情况、周围管线、施工重难点、周围风险源及应对措施等项目特点,进一步提高投标文件的编制质量。
递交投标文件后,剩下的便是等待开标了。至此,投标工作暂告一个段落;投标企业所能左右的,也将充分体现在以上三个环节。
关注招标市场、制定投标策略、提高标书质量,便是企业提高中标率的关键。简而言之,即走好扩大投标源、提高竞争力、巧妙秀肌肉这三步。
在运用投标方法的同时,建筑企业也应不断提高投标实力。在实力和技巧的协作下,建筑企业的中标率也将稳步提升。
END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