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行业的不规则现向依然有,未来一段时间也不会终止,虽然无法做好招标项目全规范,但让招投标中的某一些慢慢规范起来倒是合理的,那么我国工程招投标现状如何呢?接下来智慧证书小编带大家看看2018年工程招投标"乱套"现状。
1.“暗箱操作”
有些工程项目,招标人表面上按照程序操作发布了公告,开展了登记、审查、开标、评标等一系列程序,实际上却存在出卖标底,互相串标,互相陪标等现象。有的承包商为了中标,串通业主或者干脆造假招标文件,提供假证件、假资料;甚至有的工程开标前就已暗定了承包商。
工程招投标“乱套”现状
2.过度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一些地区,一个小小的工程就有几十家公司去投标。每个投标人(承包商)都要交付投标费用,包括正常投标费用和隐形开支,但中标的却只有一家。如果几十家承包商的开支之和大于投资节省效益,则提高了社会总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此种制度设计就不够合理。有的企业每年参与上百个项目投标,却中不了几个标,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效益可言。
3.招标投标方式与范围混淆
招标投标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协商议标等多种方式。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只有公开招标才是最科学合理的,议标就有问题。岂不知,公开招标虽好,却周期长,成本高,如果不论项目性质,不管项目大小,一律强调公开招标,明显加大了无谓的开支,使招标投标的社会成本增大。因此,应区分项目性质和大小规模,采取灵活的招标方式,不能盲目强求一致。
我国工程招投标“乱套”现状虽有不少,但在招投标行业中还应遵守规则,充分发挥招投标本来的作用。
END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