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地板上市企业发布了2017年年度报告。一边是大亚圣象、兔宝宝、扬子地板及大自然家居均实现营收增长、利润上升;另一边是德尔未来及升达林业业绩下滑。同时,多家企业表示,原材料的上涨使得多数地板行业企业成本增加,费用上升。
多家业绩向好
年度报告显示,大亚圣象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70.482583亿元,同比增加7.91%;实现利润总额8.53644亿元,同比增加24.0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591883亿元,同比增加21.82%。大亚圣象在地板行业的领先地位难以撼动。
紧随其后的兔宝宝涨势十足。兔宝宝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3.89%;利润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44.67%;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40.43%。兔宝宝将业绩增长归结于公司渠道扩张、品牌建设加盟商计划。
扬子地板与大自然家居营收虽不及前两家,但仍处于上升阶段。扬子地板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增长16.31%;净利润为0.59亿元,同比增长13.11%。大自然家居在这六家中营业收入最少,2017年实现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10.10%。
据中银国际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装饰板材总销量未来三年增速将保持在2%~5%地位运行,各家也积极调整布局。
大亚圣象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及产能机构。其中,木地板业务优化产品结构,主要以高毛利的三层及多层实木地板产品。据中泰证券分析,大亚圣象未来产品增速将会以三层实木地板领先,多层实木地板居中,强化地板垫后的形势呈现。除此之外,在产能方面,大亚圣象苏北基地家居产业园项目,扩产项目的建设将打破产能瓶颈,延伸至家具产业链,为其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产能保障。目前,大亚圣象推进大客户战略,除万科外,其与碧桂园、恒大等60家房地产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太平洋证券首席分析师陈天蛟认为,大亚圣象工程端发量增长,有望进一步驱动公司业绩增长。除工装业务发展迅猛,其目前拥有近3000家统一授权、统一形象的地板专卖店,并在天猫、京东、苏宁在线分销。
与大亚圣象相比,兔宝宝在渠道布局上下功夫。兔宝宝板材专卖店有1500家,各类门店合计近3000家,重点市场已实现地级城市全覆盖,县级城市80%覆盖。值得关注的是,兔宝宝2017年推出易装服务,目标切入全屋装修市场。此外,兔宝宝推出的衣柜等成品家具发展形式良好,为其全屋定制的长远目标奠定基础。国海证券分析师谭倩对此表示,随着易装业务的成熟,兔宝宝将逐步迈入万亿家居市场,主打高品质环保板材,发展前景可观。
营销渠道方面,扬子地板以“经销商+工程直销销售”的模式为主。扬子地板产品销售网络分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计营销网点1234个,经销渠道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同时,其与华夏幸福、华润等地产开发商签订合约,推出工程直销销售。
两家业绩下滑明显
不同于前几家的业绩增长,德尔未来与升达林业虽然营业收入数据可观,但同期对比变动却不如人意。德尔未来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长41.42%。但是,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55.17%。
对此德尔未来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扩展经营品类,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服务品质,营业收入同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营销费用的增加及商誉减值、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等同比有所下降。
实际上,德尔未来对于利润下滑有所准备,其曾于3月26日发布业绩修正公告,将控股子公司苏州柏尔恒温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年报合并范围,此举使得其2017年营收将增加0.77亿元,营业利润将增加0.16亿元。即便如此,德尔未来的业绩仍然接近腰斩,营业利润1.32亿元,同比减少37.68%;利润总额1.34亿元,同比减少41.96%。
德尔未来年报中披露,2016年该公司完成了对百得胜和厦门烯成公司的收购事项,主营业务发生转变,由之前的木地板研发、生产及销售,延伸至定制家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墨烯制备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其产品的推广。尽管“大家居”已成为整个家居行业认定的趋势,但从业绩的下滑中不难得出,德尔未来的大家居战略似乎进行的不那么顺利。
与德尔未来营收客观但利润下滑的局面相比,升达林业的业绩或许更为窘迫。根据升达林业公布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升达林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1.726326亿元,同比下降24.61%;营业利润0.858748亿元,同比下降44.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137698亿元,同比下降80.71%。对此其解释称,这与2016年该公司出售家居及森林相关资产和负债后,林业板块相关收入、成本及费用下降有关。除此之外,该公司向控股股东四川升达林产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售家居及森林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并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使得2016年投资收益增加,本报告期没有此类收益。
在3月31日德尔未来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中,其称在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086844亿元到0.112897亿元。对此该公司解释称,由于季节性原因,2018年1月和2月其控股的榆林金源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原料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业绩下降。
但是,升达林业目前对上一年度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下滑却无暇关注。该公司历时三个月、涉及上市公司控股权变更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夭折,并与收购方保和堂投资有限公司对簿公堂。数据显示,2017年,易主告吹,官司缠身使得升达林业股价累计下跌38.32%。尚未可知,其能否摆脱业绩低迷、股价下跌等困境,起死回生。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