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魁梧,皮肤黝黑——这是采访中国装饰工程联盟(下简称中装联)理事长刘广贵时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可是谁能想到,中装联就是在这样一位粗犷汉子的带领下,8年来以公益为宗旨,“润物细无声”——默默为企业搭建平台,积极助推行业发展,成为装饰行业的一股新力量。
从几个人到3000人
刘广贵是中装联的创始人之一,一直担任理事长。
为何要成立中装联?刘广贵告诉记者,这与他的经历有关。刘广贵曾长期就职于上海一家建筑装饰工程公司,任工程项目经理及采购负责人,参与做过的知名工程有黑龙江绥芬河世茂假日五星级酒店、南昌大千1号公馆、上海复地雅园、威海石岛高尔夫会所、上海音乐学院和谐天地私人会所等等。多年做装饰工程的经历,令刘广贵深刻体悟到材料采购的种种“痛点”,比如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等,阻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于是刘广贵痛定思痛,联系了几位业内好友,于2010年7月26日正式成立了中国装饰工程联盟。
“供应链是装饰企业的‘军火库’,是工程能否按时交付的核心支持。所以我们成立中装联的核心使命就是以沟通创造价值,打通供应链,为企业和行业服务。8年来,我们一直践诺着这个使命。” 刘广贵告诉记者。
中装联面向的是为全行业、全国范围内的材料企业和装饰企业服务。中装联一成立,就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响应,队伍快速壮大起来。尤其是近几年,中装联启动国内发展战略,逐步在重点区域和城市建立分部或站点,单单2017年就成立了宁波分会、厦门分会、福州分会、北京分会、河南分会、南通分会、温州分会、常州分会等十来个分会。
刘广贵告诉记者:“经过8年的发展,中装联已由几位好友交流信息的组织,发展成为拥有成员数近3000人的‘大联盟’,其中采购成员400位左右,设计师成员600位左右,装饰企业成员1000家左右。”
公益性质的民间组织
刘广贵特别强调:“中装联是公益性质的民间组织。8年来,我们对分会组织,对联盟成员是不收取会员费或管理费的。事实上,我们现有理事50多人,都是企业的老总,他们应该不差钱,但我们不收一分钱,只颁发聘任证书。”
那中装联的活动经费哪里来呢?刘广贵透露,中装联每年12月都要组织举办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高峰论坛,每次都有上千人参会,被誉为“千企峰会”。基本上每次都会在会场开设展览,中装联酌情收取一些摊位费。另外,像“走进企业”这样的活动,被考察的企业也会主动承担一些费用,因为他们知道中装联是“清水衙门”。“大家希望把行业搞好的心愿是一致的,这是一个大愿景。相比于这样的大愿景,其实大家都把钱看得没有那么重要。这也更增添了我们要把中装联搞好的信心。” 刘广贵表示。
8年来,中装联始终坚持分享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视角、经营新思路和战略新高度,在全国主要各城市举办城市论坛和企业走访交流会,在装饰业内创下了很好的声誉,坚持公益、坚持行业正能量的精神更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
刘广贵告诉记者,为更好推动装饰行业发展,2014年11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发文成立了建筑装饰工程部和家装事业部,特地聘任中装联刘广贵、张圣君、王大川、甄诚等几位负责人担任管理要职,其中,聘任刘广贵为建筑装饰工程部主任。“这是对我们中装联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也让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有了更多的底气。” 刘广贵说。
搭建平台为企业赋能
8年来,中装联坚守初心,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在整合行业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搭建与各材料企业的交流平台、采购平台和资源平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要创造条件为企业赋能,整合业内优势资源,搭建平台让材料企业和装饰企业共同发展。” 刘广贵表示。
刘广贵介绍,中装联每年都会举办不下十来个活动,仅2017年,中装联就组织举办了多个活动:如“中国装饰千企采购——设计引领材料趋势”“20家装饰企业交流会”“全国巡回●上海站精英论坛”“第七届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高峰论坛”等,并两次组织装饰企业人员赴国外学习、考察、交流。同时,中装联还组织了多次“走进企业”活动,让供应商与采购方“零距离”接触,实现双方更深入的了解,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双方成本,受到大家认可。一位多次参加中装联活动的装饰企业老总感慨地说:“在中装联搭建的平台上,我把豆腐磨好,你把豆芽发好,我们每人做好一件事,这些东西拼起来,我们真的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其实,在粗犷的外表下,刘广贵心中装着一泓清水,干净透亮。他说:“我只想实实在在为企业做些事情,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虽然忙碌,但这样的人生状态很充实,我乐在其中。”
展望未来,刘广贵表示,中装联将继续组织“走进企业”“境外考察”等系列活动,赋能材料企业和装饰企业,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产业链提供更多交流、沟通、学习、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促进行业蓬勃、健康发展。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