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据广东省中山市城乡规划局消息,为确保重点景观视线通廊的有效落实,中山市城乡规划局编制了《中山市中心城区重点景观通廊控制区管理导则》(以下简称《管理导则》)。中山市中心城区将规划12处重点景观点,形成24条视线廊道。中山将积极发挥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景观通廊控制区、景观协议控制区、景观协调控制线内涉及地块的建筑方案都要进行景观评估,并编制《景观评估报告》,建筑方案也应报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论证。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管理导则》主要是提高重点景观通廊控制的操作性。中心城区规划构建12处重点景观点,分别是金字山、马山、紫马岭、华佗山、烟墩山、卓旗山、中山北站、中山站、深中通道、兴中道、孙中山纪念堂、岐江新城等12处,形成24条视线通廊。《管理导则》对如何实现景观通廊进行详细规划。以烟墩山景观通廊为例,在烟墩山景观通廊控制区,要保护"幸福广场"、"烟墩山"、"中山漫画馆"、"逸仙湖观景桥"、"孙文中路"、"富华酒店前广场"、"五条景观通廊"等,严格控制通廊内建筑高度,保证视线不受遮挡;烟墩山景观协调控制线内建筑以低层为主,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2米,孙文西路步行街沿街建筑高度不宜超过9米。
(原标题:中心城区规划12处重点景观点,形成24条视线廊道 妨碍视线建筑方案须经评估)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