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甘斯勒(Arthur Gensler)创办的晋思建筑事务所(Gensler)是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其员工超过5500名,全球各地办事处超过45家。在中国,Gensler的代表作无疑是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
4月17日,亚瑟·甘斯勒的著作《亚瑟法则》中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其另一个作品、位于上海外滩的上海信托总部大楼举行。
记者借此机会与亚瑟·甘斯勒进行了对话,谈及了其自身独特的设计理念,也回忆了其从建筑设计师到创业建筑事务所的往事。
记者:据说您小时候就希望当一名建筑师。所以可否谈谈是什么促使您去当一名建筑师的?
甘斯勒:我也不清楚自己最后究竟是为何会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在我成长的幼年时期1930年左右,正是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不景气,所以并没有很多的建筑项目。但是我从小就特别喜欢玩LEGO(乐高)公司生产的儿童积木,这或许就是激发我对建筑感兴趣的源头。
我一开始踏入建筑领域,就去了大型的建筑公司当建筑师。直到30岁,恰逢有一个好机会让我设计一幢大型办公楼的室内空间。虽然那时候我并不了解办公楼的室内设计,但我觉得那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这也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室内设计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在美国,学生有两种途径可以成为建筑师,一种是读5年的本科然后成为一个建筑师,还有一种途径是读4年本科加上三年研究生,那就是7年。我是在康奈尔大学就读了5年本科。在我眼中它是美国最好的建筑类大学。
记者:从成立一个小型的公司到后来公司规模逐渐变大,再到如今这样世界级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可否谈谈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故事和经历?
甘斯勒:从我大学毕业到创办Gensler,这中间有7年的时间。在这7年当中我经历了很多。大学毕业之后,我加入美国军队6个月,其间从事的也是建筑方面的工作。在那之后又在曾经设计过的曾经的美国最高楼——帝国大厦的美国Shreve, Lamb & Harmon建筑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那里我工作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画小的施工图,觉得无趣,因此就去了一家在牙买加的英国建筑事务所。我在那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对我未来创办建筑事务所也有很大的帮助。后来离开牙买加回到了美国东海岸,为一家小型设计公司设计学校,后来又去了西海岸。在这段就职期间,我正好又遇到了一个好机会:旧金山当时正好在建设地铁,我有幸成为主设计师,负责33个地铁站的设计工作。
那时候我和我太太已经有3个孩子了,所以需要更多的经济收入。在和老板商量之后,提出了是否能在上午的时候为老板工作,从下午开始做自己的项目?我的太太是一名会计师,她跟我一起创立自己的事业,直到今天。当然,那时的我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创造这么大的建筑事务所,坐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故事。
记者:在书中提到的你曾为乔布斯设计过100家苹果零售商店的故事。乔布斯无疑是一个拥有独特设计理念的人。在为他设计零售商店的过程中,你们是如何交流,并解决一些不同的设计理念的?
甘斯勒:不得不说,乔布斯是我至今为止遇到的最聪明的人。我刚认识他的时候,正好是他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时候。乔布斯当时也是GAP(美国一个服装品牌)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而我与GAP也是合作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就彼此认识了。
他认为苹果公司需要很好的店铺来推广和宣传产品,他想建100个零售店。他是一个极其追求完美的人。比如,他要求标准的商铺一定是50英尺(15.24米),但有时候我们找到的场地稍少或稍大一点 ,这在乔布斯眼中是绝对不行的,如果超了,他甚至会要求再加一面墙,使商铺变成15.24米。在当时,美国一般的商铺差不多是300美元一英尺(0.3米),但是因为乔布斯追求完美,他要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设计,所以到了最后商铺落成的时候,差不多需要花费1000美元0.3米。这样他的预算就不足以建造100个零售商店。但是乔布斯还是坚持,他说,“没关系,我会想办法”。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除了电脑还有iPhone、iPad等产品。现在看来当时乔布斯是对的,而我是错的,因为现在苹果的零售商店在全世界都是最赚钱的。
记者:你在书中提到要雇佣比自己聪明的人。对你来说,如何与比自己聪明的人进行合作,并传达你的想法?
甘斯勒:我自认为不是个很笨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肯定有一些领域是你不太了解的。在我每天的生活当中,我会花很多时间看不同的报纸和杂志,我每天都会看华尔街日报、中国日报和一些地方性报纸。一个月下来,基本上会看到50份不同的杂志和报纸。我并不执着于单一领域,我想获取的是更多领域各个方面的信息。我获得的信息越多,越能够帮助我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策。
Gensler是一个很大的家庭,事务所中有一句话叫做“每个人都是星星”。一般的公司通常会有一个领导,下面是助理等一层层往下划分,但Gensler是一个没有等级差异的公司。很多人常常问我,Gensler现在快有6000名员工了,如何控制这么多人?我的回答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这6000个人,只是招募这些优秀的员工,并让他们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记者:你曾谈到作为建筑事务所,不能忽略小项目。
甘斯勒:是的。因为建筑事务所是一个为业主提供服务的公司。一些设计公司在设计一件作品以后,通常会自我感觉非常骄傲。但是在Gensler,每当我们设计完一栋楼,无论这栋楼是大是小,我们都会觉得这应该是业主的骄傲。我个人其实更喜欢较为小型的项目,因为从开始到结束,可以更快地看到成果。有些小一点的项目,甚至只需6个星期,而上海中心花了6年多才建完。作为建筑事务所,我们秉承着为业主提供服务的信念设计每一个项目。
记者:您的设计理念中有一条是关于“平凡的建筑的重要性”。这些建筑不是为了获奖。是否可以讲述一下您的想法?
甘斯勒: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无论是设计一个杯子,还是设计一个ipad,设计理念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中国也许存在着著名建筑物和小型建筑项目的差异化表述,但是我觉得在一个城市中,这两者是可以共生的。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栋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和它附近的居民,只有这些相互之间呼应,才能让一座城市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我认为建筑事务所不是专门销售某种类型的设计的,而是根据业主的需求和社会需求来提供设计服务的。
记者:上海中心项目无疑是Gensler最为著名的项目之一,可否谈谈其设计理念和成功竞标的故事?
甘斯勒:提出最初的设计理念的是事务所里的一位设计总监——夏军。上海中心的设计理念可以细分成多个重要的部分。第一是塔楼需要扭转120度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力的影响;第二是塔楼两边都有v形凹槽,对减少风的阻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三则是塔楼上的垂直花园,每个区域上都会有一个两层高的公共空间;最后是考虑人们如何进入塔楼,一共是有5个入口,包括办公、观光层、商业以及通往地下的入口。这些总共大约花了1年半的时间来设计,每一个部分都是交给专家小组来评审的,所以又大概花费了两年半的时间。后来竞标的时候有四个国际设计公司和4个本地的设计院一起竞标,但最终我们很辛运,成功中标了。
记者:迄今为止最喜欢的设计作品是什么?
甘斯勒:我喜欢我设计的每一个建筑,他们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或许会说是上海中心,但我最喜欢的是下一个新项目。
(原标题:亚瑟·甘斯勒:建筑事务所不该销售设计,而应按需提供设计)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