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打造“智慧工地”:智能安全帽遇危险能提醒



带有智能芯片的安全帽随时指导工人定位,只要将建材拍成照片就可以自动计算数量……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出现的“智慧工地”概念,已经在福州落地。目前,福州多个重点工程开始打造“智慧工地”,有望在节约30%成本的同时也加快建设进度,让福州“智慧城市”建设更高效、更环保。



戴上智能安全帽,遇危险有语音警示

佩戴内置智能芯片的安全帽,它不仅记录了工人的信息,还有工地现场定位功能,遇危险还有语音警示。系列智能设备确保施工安全。

在“智慧工地”里面,有什么特殊之处?据了解,每个工人都佩戴内置智能芯片的安全帽,它不仅记录了工人的信息,还有工地现场定位功能。当工人靠近危险区域时,就会听到语音警示。如果工人长期滞留在某个位置,也会被及时发现。运输车辆只需要在进工地大门时稍作停留,“智慧工地”的物资管理系统就可以利用电子地磅、智能摄像头、红外感应设备自动分析记录材料信息,不会再因为材料偏差导致损失。

另外,容易出现重大事故的高支模板和深基坑都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全天候监测;塔吊、升降机等大型设备安装了“黑匣子”,当相邻塔吊要发生碰撞时,“黑匣子”会发出指令,自动锁死塔吊;环境监测设备随时监控着工地的噪声和扬尘情况,一旦超标,系统会报警并自动喷淋抑尘。 

“数字+建筑”带来更多“红利”

这样的“智慧工地”并不是在电影虚构的情节中,而是出现在了福州。目前,在中铁十二局福厦铁路、福州南江滨东大道以及长乐的重点工程等多个在建项目中,都已经运用了“智慧工地”概念。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新型智慧城市分论坛上,这些智慧建设项目引起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传统建筑只是把房子建起来,‘智慧工地’则通过全面感知和实时互联,实现工地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数字建筑平台服务商广联达高级副总裁兼CTO云浪生说,福州正在探索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形成“智慧工地”乃至“新型智慧城市”。

“数字+建筑”还会给福州带来更多“红利”。据了解,福州正在积极探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模式,引领福州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进入新时代。例如,“多规合一”可以直观了解城市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协调景观,解决空间矛盾,模拟城市规划效果,将为福州建设起到巨大作用,包括盘活存量用地、帮助项目落地选址、保障审批一步到位等。

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应急设施、防灾减灾能力等城市运营和管理能力,也将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运用而提高——例如“智慧燃气”,遇到故障时,电动控制阀不再需要人员下井操作,既节省时间又确保工人安全。

(原标题:福州打造“智慧工地”:智能安全帽遇危险能提醒)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5-29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