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日前公布的《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显示,2018年二季度,公路水路行业不断深化完善安全生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加大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力度,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二季度,公路水路行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事故总量有所下降、死亡失踪人数明显下降。按各领域统计口径,发生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与去年同口径比下降7.3%、12.4%。其中,一般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与去年同口径比下降12.5%、11.1%;较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与去年同口径比上升8.1%、10.3%;重大事故起数、死亡失踪人数同比下降75.0%、66.7%;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二季度,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基本稳定。共发生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起和持平。其中,一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起、3人;未发生重特大事故。
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成为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二季度因生产场所环境不良引发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增加2起、2人,占工程建设事故总量的50.0%、37.5%。
隧道和附属临时工程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发生隧道和附属临时工程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起、4人。
高处坠落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二季度未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去年同期发生2起、死亡2人)。
在接下来的三季度,工农业生产高峰和暑期客运高峰重叠,公路水路运输需求旺盛,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加之夏季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增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压力增大。
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三季度处于暑期旅游高峰时段,旅游观光和学生离校、返校客流相互交织,道路旅游包车以及部分内河水域水上观光旅游将迎来客流高峰期,道路水路客运任务繁重,安全生产压力增加。同时,三季度工农业生产进入高峰期,各类物资、农产品运输保障任务和港区装卸作业任务繁重;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作业全面展开,安全风险增加,交通运输服务经济建设压力增大。
高度关注夏季生理疲劳现象。三季度,我国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时段,暑季炎热易使人睡眠不足,加剧人体在午后、凌晨时段的生理疲劳,导致驾驶员和施工人员出现反应迟缓、操作失误等现象,易诱发安全事故。
极端天气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三季度,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汛期,台风、强降雨、雷电、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多发,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原标题:事故总量下降,二季度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