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与管理


原标题:浅谈建筑工程预算的控制与管理

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明确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高建筑工程预算与工程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ー、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内涵

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预算为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进行投资招标以及工程的竣工结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于衡量工程涉及是否合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特征

1、战略性

预算控制的前提是战略。而战略实施的手段是预算。项目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目标,这是工程预算控制战略性的主要体现。

2、机制性

预算是由项目内各责任主体的内部关系结构和此关系产生的对各责任主体的利益诱导和责任约束的体制。

3、全程性

预算为衡量工程项目效益提供了依据,为建设工程项目选购材料、施工成本等的规定了标准。预算控制强调控制结果,可以控制工程的开展过程,它具有全程性。

三、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1.缺乏合理的造价概预算编制

当前,部分企业的概预算编制内容实际与建筑工程不相符,且预算人员是根据概预算编制进行的评估、预算,就很容易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各项实施。

2.预算人员自身因素

预算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不足,对工程的预算不够全面,很多项目没有被考虑到预算中,进而造成后期需要更多的数额进行施工,与实际造价有很大的差异。

3.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

预算工作很难根据市场来进行制定,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很容易产生超预算问题。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因素。

4.缺乏施工过程中对造价的管控

预算工作不只是建筑工程工前期的工作,更是贯穿于建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将造价控制与预算分开,也容易导致超预算现象发生。

从以上几点来看,项目预算管理很重要而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仅依靠人工来制定预算未免不现实。1m筑造EDM中有项目预算管理模块,是以项目的生命周期来提升管理,实现了业务财务一体化,促进企业经济效能的提升。

四、加强预算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对工程预算人员资质严格把关。

严格要求预算编制人员和审査人员的素质。预算编制人员必须了解市场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幅度,熟知施工的规范要求和工序步骤,能够将设计图纸和项目的预算完美结合,避免预算失误。

2.合理确定计算项目

进行建筑项目施工预算的专业人员需要知道定额中包含的工作要求,建筑材料的类别、需要的数量、材料价格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详知定额的总说明、分目说明及有关说明。

3.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工程预算定额

建筑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的水平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式影响预算定额确定的主要的两个方面,这关乎到预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

4.完善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

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设计方案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到导航作用,而且是概预算数据计算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5.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建筑企业良好的工程预算编制的保证。管理机制就是一个企业的骨架,只有管理机制周正,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发挥出他们真正的价值和能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建筑项目进行科学、全面的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同时还能提高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解决,并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能够保证工程建设顺利、高效地完成。

责任编辑: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OA办公系统,人事档案管理,证书借还管理,证书管理系统,证书管理软件,投标管理软件,项目管理系统,为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单位提供智能高效的企业管理系统。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9-04-02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