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长春地铁2号线西延项目“土办法”解决严寒施工难题


来到长春地铁2号线西延项目施工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横跨整个基坑的“大棚”,棚内就是正在照常作业的区域。




据现场技术主管路帅介绍,这个暖棚采用5×5的方管搭建,棚顶铺设了阻燃棉被,侧边挂有保温垂帘,在棚内中间高的地方还铺设有第二层阻燃棉被,起到了双层保温的效果。此外,他们每隔5米左右放一个碳炉,这个看起来原始但实用的炉子源源不断地向施工空间释放热量,“碳炉是我们拿盛放盾尾油脂的铁桶自己做的,也算是废物再利用。”路帅介绍到。

长春不同于我国其他城市,除了施工本身的难题,还有来自于东北的“附加题”:长春属于严寒地区,平均气温低,入冬以来日最低温不到-20℃。“洗完衣服半小时,衣服能冻得笔挺,敲在地上梆梆直响。”这是项目部很多员工的切身体会。

在严寒天气的影响下,现场施工难度陡然上升。“侧墙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靠自然融化根本不可能,施工进度受到了阻力。”项目负责人周松介绍到,“如果此时‘猫冬’停工,会影响到明年春天的关键节点,总体工期难以保证按计划完成。”

为了贯彻公司深化推进“项目管理年”活动的要求,节约工期创效益,加快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部在保障冬季施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建大棚、盖棉被、点火炉等“土办法”,项目部实现了棚内的正常施工。“一般来说最低施工温度为5℃,我们建的保暖施工棚内可达到10℃,天气好的话甚至可以达到20℃,保暖效果非常好!”路帅自豪地说,“这样一来工人可以不用戴笨重的厚手套,作业时提高了精度和效率,各项工序都避免了低温作业。”

这些方法虽“土”,但安全保障并没有省略。棚子的结构、棉被的拼接、火炉的数量都经过了严谨的计算,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得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尤其是在火炉的使用上,除定点摆放灭火器外,还专门安排了负责添碳的班组,每人配备一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开展定时巡视,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标,会立即组织人员疏散。

此外,现场增加了专职安全员的配备,安装了VR安全体验设备,基坑楼梯额外焊接防滑条等,冬季施工安全触及到了每一个角落。

项目部对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也格外用心,每人配备了加厚的棉衣,以及特制的御寒安全帽——这种安全帽外包皮革,两侧附带护耳,内侧为绒面,看起来与东北常见的棉帽并无差异。

“虽然为了保障冬季施工有不小投入,但这样一来抓住了漫长冬季的宝贵工期,有效支持各项节点计划的完成,实际上创造了更多的效益。”项目负责人周松算起了经济账。在这些冬季施工措施的保障下,这个工地呈现出了堪比夏天、热火朝天的大干景象。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12-26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