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BIM的新手,往往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从事BIM前景如何?即便是熟手也会经常思辩,自己主导的BIM应用在项目究竟有没有落地?“任何有价值的事物都值得等待”。当BIM应用在项目落地之时,也就是BIM价值产生之时。那究竟如何让BIM应用落地。一种方法是,项目在实施之初,在中,会设置BIM应用专篇,罗列好BIM应用点,再到项目实施,这种方式适合去解决技术重难点,属于技术应用。另一种方法是以项目核心管理目标来驱动,以BIM价值为导向,来创新组织和实施模式,这种方式适合改善工作协同模式,属于管理应用。
BIM技术应用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不同企业和从业者间由于接受先后和投入深浅,往往在BIM应用能力上产生分化,使得BIM应用价值产生差异。英国NBS机构发布的BIM level评价标准,将BIM的应用水平划分为四等:Level 0 BIM即无协作的工作模式,仍然停留在二维CAD形式展示信息的项目;Level 1 BIM为创建3D模型来辅助工程设计,但数据难以在项目成员中互用,只被承包人管理;Level 2 BIM各方基于通用的文件格式,使任何成员能结合自己的数据,整理出一个集成的BIM模型;Level 3 BIM即基于各种规范下的协作,各方均能完全共享使用同一个BIM模型,消除信息冲突,被称之为“开放式BIM”。英国NBS机构对BIM的应用层次进行划分,并要求2016年后英国政府所有招投标均需要达到Level 2 BIM层次,旨在从价值导向来指引更多项目往高水平BIM应用发展。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计算机集成化施工研究组,对美国建筑市场上BIM应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将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中应用划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四个阶段。并总结出美国BIM在施工阶段的常见应用包括三维协调、场地使用规划、施工系统设计、数字化建造及三维控制与规划。在国内也有类似的研究,将BIM在施工阶段的典型应用总结为工程量统计、管线综合、施工进度模拟、施工组织设计、数字化建造、物料跟踪、施工现场配合和竣工模型交付。
笔者也有幸连续三年担任了几项全国性BIM大赛的评委,从赛事入选作品来看,项目在规划前期都会制定项目BIM应用目标,然后选取虚拟场布、深化设计、碰撞检查、施工模拟和4D进度模拟等BIM应用点来保障该目标得以实现,最后,再以一系列价值来评判BIM应用给项目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带来的效益。
在施工阶段,从技术应用到管理应用,从单一深化到数据传导,BIM价值按照应用程度呈递增效应。BIM价值导向可以是解决某项工程施工的技术重难点,或是关注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等某一环节,亦可为项目的精益化建造和数字化管理,依次再结合项目特点就会衍生出“百花齐放”的BIM应用点。BIM的价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通过BIM在工程中的实践来进行价值梳理,才有利于推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普及应用,提升BIM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