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 CAD1
BIM 是CAD 2.0改革后的产物,从二维平面时代跨入到三维立体数字化时代。以数字化引领强调三维、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建筑信息化领域的变革。实际营运到施工建设、项目运营、项目维护、项目更新、项目拆除等整个建造过程。随着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也被更多的建筑领域所接受。政府也进行大力推广。从18年起应用已经被纳入“一建”考试大纲。随着建筑市场焦点的转移,对于BIMer的需求这块是一个很大的空白。
BIM与CAD的区别
CAD只能在平面上表现图纸问题,肉眼观察难以进行全面的分析,碰撞无法完全暴露,只能手动的去切剖面图纸。
BIM空间位置明确,表达直观,所见即所得。在以真实数据穿件模型的同时,先对原始设计进行一次三维校核,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排除隐藏的设计问题。利用Revit MEP 进行管线综合排布时,各专业协同作业,极大的缩短制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平面图纸复杂的地方直接随意剖面平面,得到相应的剖面,随着平面图纸的改动,剖面随之自动改变,避免传统CAD平剖面不对应的问题。并且通过管线碰撞检查控制建筑净空高度。为管线复杂区域提供优化解决方案,CAD绘制保温最主要考虑管道的材质以及外径,不同空调水管、给排水管管道材质不同。管外径也不相同!CAD还需具体管材计算外径大小,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在外径上按照保温要求绘制。然BIM在前期就设置好每种管道的具体材质,直接得到相应管道系统的外径,在添加管道保温时,就无需再麻烦的考虑外径问题,保温按照要求输入保温厚度数值。就直接得到保温层。
参数族的设定2
BIM模型的搭建都是基于族的前提下进行,族是整个模型的的基本单元。在同一个项目中拥有的组数量是非常惊人,类型雷同的也不占少数,例如同一类型的风机机组,在同一个项目中会有多个大小不同的型号,为减少在创建族花费的时间,参数族可以按照类型参数和实例参数调整相应的参数,直接改变一个族的类型属性和大小尺寸。直接载入项目中,快速搭建项目模型。项目制图效率提高,准确购料和预制设备,缩短工期。以达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BIM中场地布置的应用3
为提前处理可能出现的状况以方便施工,基于BIM理念,运用BIM技术对施工场地进行多维化、规范化设计,建立族库,以搭积木的形式搭建出场地模型,根据塔吊位置确定材料加工场地及材料码放场地。全方位地规划现场布置,合理的规划施工时的垂直运输空间。为项目前期做投标、项目汇报,项目报奖,算量场合下做预演。在达到直白美观的效果同时,为施工方提高项目经济利润。
BIM机电管线综合排布4
BIM三维模型相对于二维图纸更加直观表达各个管道系统、机电设备的空间位置。各专业协同交叉作业。避免以往设计时因无法协同工作而衍生的多次多专业进行协调的问题,在三维操作空间对机电管线施工顺序,碰撞现象,施工空间、检修和运行空间合理规划。按照设计管线避让原则:
“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施工难度小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附件少的避让附件多的”、“临时管道避让永久管道”、“-低压管道避让高压管道”、“强弱电桥架分设”等管线排布原则,
进行管线碰撞检查,自动将碰撞的地方详细列出清单。及时的查阅审阅,尽快有效的解决碰撞问题。以空间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管线排布合理性及运行的目的。减少因碰撞问题产生的管道材料拆改费用,以及对预留洞口更改而产生的施工追加费用。最大程度的节约成本。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管线碰撞
BIM平台软件简述5技术发展的必然
随着BIM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上进行应用,随着更多的企业从搭建模型、展示模型(就是“看画”阶段)逐步走向追求模型被广泛的应用阶段,建筑信息化管理与BIM模型的结合,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BIM与信息化的关系
在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个认识:“BIM技术的发展,晚于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但是BIM作为标准化、数据化的工具,一定会融入建筑业信息化、并倒逼建筑业信息化以BIM为核心内容获得更大的发展”。
当我们认识到模型和数据被信息化管理类的软件去消费,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的时候,就要了解一下与BIM相关的信息化管理软件,这些软件现在的发展都还不是很成熟,不过已经开始在市场上销售,并被称为BIM平台类的软件系统。
企业何时考虑“上平台”
我们建议企业,首先学会BIM基础的模型搭建,并做初步的试点项目应用,在自己的团队和管理层有了BIM思维以后,在考虑采购BIM平台类软件,这个逻辑收到很多企业的欢迎,因为10年建筑业信息化的艰难历程,已经让企业老总们已经意识到“管理软件系统不是救世主,自己作为董事长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软件也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很多企业先学BIM,再上平台,这也是多数企业的选择。
不过还是有很多企业处于“竞争”要求,必须要解决一个有无问题,这就带来了5D系列产品在2015年基本成型后的,2016-2017的大约600个企业的销售业绩。
几款同类软件的解析
通过上表大家可以基本了解当前平台类软件的主要功能。
总的来说,各软件的功能实现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有各有不同,企业在购买的时候需要详细的比对。今天时间有限,更多的软件优劣,包括对于鲁班、品茗的解读,都没有包含。
BIM部门的未来走向6
今天在这里,我们不是系统的阐述一个企业的BIM中心的建立,但是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集团BIM中心(30人规模)的人员组成结构,这个是一个现在比较流行的构成,我们称之为“资源池型”的集团BIM中心架构。
先分享一张图:
在这张图里可以看到,
一、建模设计组,是主要的模型生产团队,配有土建、机电、钢结构、其它专业工程师共计15人,
二、渲染组,制作施工交底、模拟、项目汇报等渲染成果和内容
三、模型审核组,该组主要完成项目内部的模型交付检查、交付标准制作,同时也负责制作企业BIM的标准与规范
四、BIM开发组,开发组就是负责各类基于BIM的数据化管理工具的开发组织、外包、内部推广和培训的,同时,也可以负责进行企业内部的员工BIM培训
五、项目应用组,在中心内部设有项目应用组,实际上是企业项目BIM人员的资源池,有项目就下项目,没有就回公司BIM中心配合其它各部门进行工作。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