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最新动态发布


南京市主城首段地下管廊在大明路建成

          大明路全长3公里,均为单舱,宽度2.2米、高度1.8米。“这样的高度,基本可以满足一个成年人出入查看缆线或者进行检修。”工作人员表示。此外,红亭子具有防雨功能,即便有雨水进入,内部排水沟、集水坑也能有效避免积淹,并将水引入市政管道。

           到2030年,该市将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综合管廊体系,规划总量达到681公里。

沈阳南运河地下综合管廊年底试运行

         南运河管廊是国内首个在老城区采用盾构法施工的综合管廊。西起沈阳市南运河文体西路北侧绿化带内,终点位于和睦公园南侧,干线管廊全长约12.6公里,管廊采用双洞建筑结构,地下盾构管廊开挖直径为6.2米,管廊内径为5.4米。

          管廊建成后将容纳“热力舱”、“天然气舱”、“水信舱”、“电力舱”、“紧急逃生通道”,涵盖电力、通信、给水、中水、供热、天然气六大类入廊管线。


南宁市推进试点示范加快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市长周红波主持召开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工作专题会时强调,要在现阶段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建立运营管理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2013年以来,我市已有23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建设规模71.79公里。2016年5月入选全国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后,我市全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各项工作。截至2018年6月15日,已建成管廊主体长度约52.06公里。其中,管廊试点项目12个,总建设规模41.36公里,主要分布在凤岭北火车东站片区、五象片区、三塘片区、江南片区等。2016年8月31日我市佛子岭路地面110kV架空线缆迁改进入地下综合管廊,是广西首条电力线缆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长虹路新建给水管线已进入地下综合管廊,为我市火车东站片区提供生活用水保障;凤岭北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也于2017年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

  周红波强调,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管廊建设成网成片、因地制宜等原则,加强指导协调,统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建设。要进一步推动配套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建立完善运营维护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建成后充分发挥效益。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要结合路面改造、绿化提升、给排水设施建设等,做好建设施工统筹协调,把施工影响降到最低,切实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东莞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建设

         由中铁城建集团二公司负责施工的东莞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开工仪式近日在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举行。

  东莞市南城区综合管廊示范区项目位于东莞市南城国际商务区,涉及南城国际商务区内主要干路及众多次干路。其中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总长为6.55公里(其中双仓综合管廊2.37km,缆线管廊4.18km),是集管廊主体工程、给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风工程、电气工程等于一体的地下综合建筑体。


成都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建设。

《办法》提出,在城市规划新区,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下综合体等地段,城市高强度开发区、重要公共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以及道路宽度难以单独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优先规划地下综合管廊。老旧城区应根据空间资源、环境约束条件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管廊。同时,管廊的建设要与新区建设及旧城改造,新改扩建及市政主要廊道建设,地下空间、人防设施及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相协调,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的投资和建设:管廊建设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办法》明确,全市与道路同步建设的管廊由道路建设主体一并筹资建设。中心城区11个市辖区内单独组织实施的管廊,采取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实施。

《办法》还提出,管廊内应当进行管廊智能化专项设计,建立集地下综合管廊监控、预警、应急、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智能管理系统,并提倡管廊建设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在管廊建设中应大力推广建筑工业化和预制装配式施工。 

南昌洛阳东路综合管廊预计9月底完成主体

         南昌市洛阳东路综合改造工程综合管廊项目西起昌东大道,东至天祥大道,全长3645米,宽50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综合管廊、排水、照明、绿化、交通设施工程等,其中综合管廊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管廊有防火、防水、防爆、防震减灾等作用,内设污水舱、综合舱、电力舱和燃气舱四个舱室,各种综合管线(如污水管、自来水管、燃气管、强电线缆、弱电线缆等)都规划入廊,是南昌市首个实质性开工的地下管廊工程。

  6月13日,记者从市政公用集团幸福渠公司了解到,该项目累计已经完成管廊主体1920m,完成比例52.7%,工程量己完成过半,计划于9月底完成管廊主体工程,明年完成上部的道路工程。围绕该目标,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人员、机械、设备等的投入,督促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苏通GIL综合管廊掘进长度近五千米 即将全线贯通

        苏通GIL综合管廊掘进长度接近5000米,距离全线贯通不足500米。

  苏通GIL管廊最深处距江面78米,是目前国内埋深最深、水压最高的隧道工程。该工程也是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合环运行的咽喉要道和控制性工程,工程起于南岸苏州引接站,止于北岸南通引接站,隧道长5468米,盾构直径11.6米,核准动态总投资约47.63亿元。

  作为“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关键控制点,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建成后,将与已投运的“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合环运行,形成贯穿皖、苏、浙、沪负荷中心的1000KV特高压交流环网,对满足江苏“十三五”期间电力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华东电网安全稳定水平、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中心挂牌成立

         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具体负责组建的广州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中心在华南理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中心成员单位涉及相关管廊设计、建设、监理与运营等各行业。

         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的管线公共隧道,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早在2003年,我市就建成了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广州大学城地下综合管廊,后续又启动了亚运城、中新知识城、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等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

         广州地下综合管廊研究中心的成立将通过整合广州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设计、建设、维护及科研力量,促进“政产学研用+融”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创新”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政府解决地下综合管廊重大问题、促进广州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连云港市徐圩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明年投用

       工程长为15.3km,包括江苏大道综合管廊(应急救援中心~污水处理厂)约8.4km,环保二路综合管廊(西安路~江苏大道)约1.3km,西安路综合管廊(环保二路~方洋路)约3km,方洋路综合管廊(烧香支河~江苏大道)约2.6km,以及为上述道路综合管廊配套的控制中心等,计划投资约19.4亿元。目前项目一期工程试验段已具备管线入廊条件,其他标段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明年即可投入使用。

        目前《连云港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并通过市规委会审批。到2030年,连云港市规划期内地下综合管廊总里程209.6公里,包括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和缆线管廊,计划近期建设25.9公里。当前,连云港市计划实施的综合管廊工程主要分布在徐圩新区和赣榆城区。

武汉市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第七届世界军运会重要配套工程——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最后一个顶板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全长3097米的管廊主体结构全线贯通,项目全面进入廊内及道排工程施工阶段。


    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重要保障项目之一,北起洪山区与江夏区交界处,南至金龙大道交叉口,路线全长8公里,规划总宽度为100米,两侧景观绿化带各20米。其中,综合管廊位于道路东侧20米景观绿化带内,起点位于柏木岭街,终点位于神龙港北街,全长约6.1公里,共有电力、通信、给水、污水、再生水、燃气6种管线将埋入地下管廊。


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管廊施工现场

    该项目于去年7月8日开工,全线共有80个节段的附属结构,目前已完成其中76个节段的施工,现场土方回填已完成80个节段,园林绿化作业面已移交1.7公里,管廊内部施工正在有条不紊的持续推进。项目各方面施工进度稳居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各标段首位。


     面临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项目人员同心同力,共思共谋,克服了管线迁改、征地拆迁、场地狭小、占湖施工等困难,春节期间更有15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一线,抢工不停,历时211个日夜,终于完成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为大武汉“补妆”完成重要一步。


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改造工程效果图

    据悉,武汉黄家湖大道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全长3.99公里,沿线所以管线全部放入管廊中,不仅利于道路美化,还将便于今后的维修。该项目作为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的必经之路,建成后将成为江夏区首条地下综合管廊,并有效改善黄家湖大道沿线市容市貌。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6-24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