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各种各样、与众不同的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我们所接触到的锥桶,通常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最多,是这样的:
但是,你知道普普通通的锥桶也能玩出高科技吗?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养护施工中的一种黑科技:
“智慧锥桶”!
锥桶,这个玩意,作为养护人,您应该不陌生吧?
在路上见过的人都知道,施工人员一般会将工地四周用锥桶围起来进行道路警示。这样一来,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就会进行避让。可是如果等到大家走到眼前才发现道路被封锁的话,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麻烦。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解决呢?
前不久,某科技企业推出了新型科技“智慧锥桶”,这是一项与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联合发布的新型方案,这一黑科技的出现讲给道路工作减小了负担。据悉,该产品已在北京市顺义区部分路段大修首次使用。
话说,这个智慧锥桶,可不简单!
通过对传统的交通安全设施(如反光交通锥、三角警告牌等)进行物联网化改造,并与APP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实现道路施工、事故和封闭管制信息的实时精准采集和发布,提升用户出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黑色锥桶上面加装了红色提示灯,看起来有点“特别”。头顶上的“小圆柱”,里头装着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它是锥桶“智慧”的来源。
“智慧锥筒”在传统锥筒的上端安装了一个类似于警示灯的装置,装置底座上有“占道”和“封闭”两个按键。对出行者来说就对应着“影响通行”和“无法通行”两种道路情况。
道路施工人员只需在施工路段两端各摆放一个锥筒,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按下按钮,高德地图用户便可在手机客户端上实时获得路况信息,车主便可提前获得信息主动减速并带动后车有秩序避让。
(小编在APP上搜索到的路段大修消息,有详细的断路施工提示)
据网上的信息了解,它具备高精定位、智能感知、信息采集发布、自动化管理等服务功能于一身!该方案是对传统的交通道路安全设施进行物联网改造,并和APP平台的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对接,实现有关道路工作、事故等事项的信息精准处理和发布,这将使道路安全由传统的1.0转向为2.0新时代,极大的改善了道路安全工作的状况。
总结一下,智慧锥桶相比传统塑料锥桶的优势是:
高精定位、智能感知。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后,依托全国北斗增强网和千寻位置的自研算法,提供高精准的定位服务。配合服务器端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与道路数据的精确匹配,并根据硬件定位、车流轨迹、用户上报等多维度数据完成交通通行状态的全智能判断,过滤无效数据和误操作上报,从而保证了作业信息精准判定和快速上传。
信息预先获知、车主突破距离主动减速。不同于传统的路面作业警示标识依赖人眼发现的情况,车主要靠近才能判断。通过道路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车主可以早早获知路面信息,提前主动减速并带动后车有秩序避让。
交通安全设施与高德地图驾车导航联动实现端到端的全自动化发布。通过导航语音提示用户减速慢行,以高渗透率提升车辆和驾驶人对道路动态事件的感知能力。
操作简单,无需安装APP。此次亮相的交通安全设施防水、防摔,智能功耗优化+太阳能保障连续7*24小时工作不间断。
自动化管理。该企业还研发了针对事件和设施的后端管理平台,各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实时和历史作业信息、工程信息以及设施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支持与各类养护、工程、事故信息系统集成,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来源:第一工程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