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酷暑无法阻挡盾构机前进的脚步,7月29日11时16分,随着盾构机刀盘冲破最后一层屏障,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石家庄地铁3号线12标段最后一个盾构区间——东王站~南王站区间左线顺利“洞通”。至此该项目两座车站全部封顶,两个区间顺利洞通。
项目负责人何志伟表示:“盾构机自2017年5月份进场到现在,400多个日夜我们的盾构机克服了诸多困难,实现了两个第一,即全线首台盾构机始发、全线首个区间贯通,作为铁道兵的传人,我们感到很骄傲”。
永争第一,你看不见的
石家庄地铁3号线12标包含两站两区间,分别是塔冢站、塔冢站~东王站区间、东王站和东王站~南王站区间。
项目自2016年4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紧抓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施工理念,不断优化施工管理。克服了石家庄“冬季多霾,夏季多雨”的气候特点对施工进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于2017年6月16日完成塔冢站~东王站区间右线盾构机顺利始发,这也是整个3号线一期工程两边段首台盾构机始发,标志着全线进入盾构施工阶段。
△2017年6月16日,“燕盾号”盾构机始发,是全线首台始发的盾构机(资料图)
塔~东区间虽然仅有短短的593.4m,但是施工难度委实不小,盾构机在该区间掘进时需四次穿越民心河,穿越段盾构开挖断面距离河底仅7.9m。下穿民心河后还需要平行穿越两处建筑物,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盾构机四次穿越民心河,项目部做了充足准备。为保证盾构机顺利推进,盾构下穿前,该项目深入调查周边环境,与产权单位取得联系,调取施工资料,充分掌握下穿河流以及建筑的构造情况。并请市房屋鉴定中心对多处建筑进行房屋鉴定,记录影像和数据,出具鉴定报告。项目的科研攻关小组,与石家庄铁道大学相关专业资深教授紧密联系,为盾构机的顺利穿越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和技术支持。该项目对民心河结构形式、淤泥厚度、河底防水施做情况以及民心河周边渗漏水等情况开展了详细且准确的调研,并针对民心河河堤加固提出专业性意见。
前期准备充分,推进中更要加强过程控制。下穿风险源时,盾构专家以及项目技术负责人24小时全程盯控,保证了下穿的安全和质量。隧道顺利贯通无变形无渗漏,沉降和收敛数值满足既定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下穿施工工艺水平,为城市地铁盾构施工及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其中,塔冢站~东王站区间于2017年11月28日双线顺利贯通,成为3号线两边段第一个双线贯通的隧道。
就在前不久,该标段的两座车站塔冢站和东王站相继实现结构封顶。尤其是作为全线的铺轨基地之一的塔冢站,它的顺利封顶为后续地铁线路轨道铺设和通车提供了有利条件。
安全文明,你看得见的地铁施工
走进十四局的施工现场,没有了传统粗犷的施工管理模式下的尘土飞扬,也不见了以往的杂乱无章,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施工通道,码放整齐的施工材料,全封闭式的搅拌站和随处可见的除尘雾炮,降尘喷淋等防霾设备,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地铁施工的现场。
△现场渣土池封闭
地铁施工虽然都是在地下完成,地上部分的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场地同样也是地铁施工高标准的一个缩影。项目自2015年12月进场后,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与隧道公司标准化施工场地要求进行施工,注重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双提升,持续加大施工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程度得到了业主、中铁建投资公司以及全线同仁的一致好评,项目首先引进的安全体验区被全线推广。通过项目标准化建设,不但提升了企业形象,更保障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兼顾了环境保护和施工质量的同步发展。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