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BIM+X如何在地铁项目中被广泛的应用!


中国期刊网: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建设的今天,BIM(建筑信息模型)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应用带来的作用日益显著.

本文通过介绍BIM技术在地铁车站施工中的运用,展现其三维可视化及数据筛选、调用等方面的卓越性能。BIM技术的出现为地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并结合目前的局限与未来的发展机遇对 BIM 技术在我国地铁车站工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BIM在地铁项目中的应用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
1

各专业模型构建

01

初步设计

收集图纸及数据信息,根据设计方案模型或二维设计图,建立BIM模型,在模型中生产平图、立面、剖面图,按照BIM模型输出施工图标准进行标注尺寸,确保建筑专业模型中平面、立面、剖面视图表达的统一性及专业设计的完整性、正确性,检查结构专业模型中主要构件的尺寸和标注的统一性,使模型深度和二维设计深度保持一致。

02

施工图设计阶段

将初步设计阶段的模型深化成施工图设计阶段模型,并对模型文件统一命名,给予模型构件附加材质信息,使BIM模型深度符合建模标准,并根据设计协调意见调整、完善BIM模型,后期利用模型进行施工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返工。

03

深化设计

是将施工图设计阶段完成的模型进一步综合调整,根据不同管线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施工要求、结合建筑装修的要求,进行统筹的管线位置排布。

第一步: 复核施工图设计阶段BIM模型的架构和标准BIM。

第二步:机电深化设计BIM模型搭建及深度要求

第三步:辅助机电深化设计出图工作

通过专业BIM模型的深化设计,合理分布工程各专业的位置,最大限度实现施工图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之间的过渡。

04

技术特点

通过模型的建立,能熟悉图纸并发现更深层次的图纸设计缺陷,模型建立后对于工程量的统计查找更加直观、准确、快捷。

2

碰撞检测与三维管线综合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应用。

收集图纸、各专业基于二维图纸所建并通过审核的模型及相关规范等;整合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模型,形成整合的BIM模型;设定冲突检测及管线综合的基本原则,使用BIM软件等手段,检查发现并调整机电信息模型中的冲突和碰撞。

技术特点:应用BIM技术检查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模型,发现并调整冲突与碰撞,以减少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造成安装工程的返工。



3

支吊架综合应用

在BIM模型上完成综合支吊架的型式设计、平面设计、大样设计、材料统计、支吊架验算等,并能够自动生成结构计算书;融合暖通、给排水、电气、结构、建筑等多项专业技术要求,实现了机电专业综合支吊架设置与结构校算的可视化、数字化BIM专项设计,使设计、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简便快捷地完成复杂的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通过支吊架的数字加工和工厂化预制,可实现绿色施工和节材。

依据模型内数据,自动统计专业明细表,辅助施工现场下料;现场实测,调整模型,保证模型与现场尺寸一致,进行二次碰撞检查和预留孔洞设计;进行施工难度3D局部视图交底;分专业出详图模型;支吊架安装模拟指导;实现安装进展与模型同步。 



技术特点:通过综合管道支吊架的设计与安装技术解决了室内工程综合管线支吊架设计、布置不合理的现象,其原理简单、安装方便、造价低、效果良好,满足了设计规范的要求。同时,使安装工程的施工取得相对最优的效果,整个工程最终节约成本,整个工程支吊架整洁美观,得到了广大的赞誉。

4

辅助施工图设计

依据BIM模型出图标准、图纸目录及表达方式。以及通过审批的有效结构施工图、设计文件参照的国家规范和标准图集及设计变更(包括各专业协调优化设计方案修改)等数据来源,深化设计的专业施工图设计模型,通过二维剖切或二维为主、三维辅助表达的方式导出施工图,包括图,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图纸说明,图纸目录,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门窗大样图、局部放大图等。二维施工图应添加相应标识和标注,使之满足国家规定的施工图设计深度。对于局部复杂空间,宜增加三维透视图和轴测图辅助表达,复核图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

施工图模型、辅助设计出图

5

图纸会审

利用三维模型作为会审的沟通平台,根据项目现场数据采集结果,整合项目设计阶段模型,进行设计、施工数据检测、问题协调,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检测设计碰撞、核查设计问题及施工可行性,协调问题解决方案,检查图纸是否符合相关条文规定,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工艺与设计要求是否矛盾,以及两个专业之间是否冲突,将三维模型作为多方会审的沟通媒介,在多方会审前将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标记。

施工阶段

应用BIM整合现场:BIM模型的虚拟建筑+ 实际的施工或管理现场 = 操控现场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现场指导:利用BIM模型和3D施工图进行施工指导;

项目方案施工前,利用三维电脑技术把建筑施工的过程以视频形式提前预演出来,这样可以给在建筑施工或者工程施工带来详细和全面的了解,有了提前制作施工动画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现的一些错误可提前做修改及调整,这样可以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及质量的保证。

施工模拟动画包括:1.施工方案比选;2.施工工艺模拟动画

技术特点:

施工方案的模拟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减少施工返工。传统工作流程下,技术总工与深化设计成员、施工人员、业主等进行沟通时都是图纸,但受限于每个人的专业与经验的不同,每个人的理解经常会出现偏差。但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方案交底,沟通的效率大大提高,模拟动画成为施工过程中的交流工具,也大大提升了施工方案优化的质量与效率。

2. 现场跟踪:利用激光扫描、GPS、移动通讯、RFID和互联网等技术和项目的BIM模型进行现场跟踪,确保施工期间不产生重大事故(如火灾),并提供准确、直观的BIM数据库;

3. 造价管理:通过BIM模型,得到最准确的工程基础数据,将工程基础数据分解到构件级、材料级,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全过程的;

4. 进度管控:BIM可以对施工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见性模拟和分析,发现进度偏差可随时进行调整,实时掌控施工进度,提高了进度计划的可执行性;

5. 数据共享:通过BIM,可以轻松完成工程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施工现场—项目部—子分公司—集团公司的从基层到高层信息共享。

BIM技术在地铁项目的应用经验分享

最后,从创建BIM团队到项目的BIM实施,BIM技术与项目管理、项目利润、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工程进度:BIM协同管理平台利于减少返工,缩短工程进度(主要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的沟通时间)。

工程质量:通过协同管理平台对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助力与提升工程质量。

协同效率:基于网络的BIM平台至少提高了20%协同效率。

BIM团队:通过项目试点让公司的BIM团队得以发展、壮大。

大数据库:多项目的BIM应用势必在今后形成公司的大数据库。

BIM 在竣工结算中的应用从竣工结算的重点环节来看,对于工程资料的储存、分享方式对竣工结算的质量有着极大影响。传统的工程资料信息交流方式,人为重复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信息流失严重。

而BIM 技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技术平台,基于BIM三维模型,并将工期、价格、合同、变更签证信息储存于BIM 中央数据库中,可供工程参与方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及时调用共享。从业人员对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融合于项目过程管理中,实时更新BIM 中央数据库中工程资料,参与各方可准确、可靠地获得相关工程资料信息。

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大量资料信息存储于BIM 中央数据库中,可按工期、或分构件任意调取。在竣工结算中对结算资料的整理环节中,审查人员可直接访问BIM 中央数据库,调取全部相关工程资料。

基于BIM 技术的资料的审查将获益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数据积累,极大缩短结算审查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提高结算工程的效率及质量。

让BIM技术更好的服务于工程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8-25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