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多项国内第一、克服6大工程难点


8月28日

随着“望京一号”、“共青团号”

两台盾构机同时破洞而出

京沈高铁的控制性工程之一

望京隧道工程顺利贯通


作为“四纵四横”的收官之作

京沈高铁离开通又近了一步



望京隧道全长8公里

由中国铁设承担设计

是全线唯一一处采用双洞单线盾构技术施工的隧道

还是国内首条高铁线路穿越城市区

采用大直径盾构工艺的隧道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社、北京电视台、《人民铁道》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了望京隧道成功贯通的消息,中国铁设京沈高铁望京隧道项目负责人唐伟在贯通现场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

望京隧道的顺利贯通

弥补了国内在大直径盾构并行穿越城区设计施工方面的空缺

成为中国铁设继北京、天津地下直径线

和京津城际延伸线程等项目之后

铁路城市隧道领域的又一大突破性工程

望京隧道创造的记录

远不止这些


隧道综合采用明挖法、暗挖法、盾构法施工

涵盖了目前地下工程施工的

主要施工技术



中国铁设在设计中

攻克了6大工程难点

采用了5项技术创新

将望京隧道打造成

“城市高铁隧道博物馆”


工程难点一:高


望京隧道沿线穿越了国门线-机场快轨、总长达1.8km的以破旧低矮房屋为主的居民聚集区、地铁15号线马泉营地下车站等极高风险点,风险点囊括了居民住宅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地表河流、地下大型设施。隧道穿越沿线建构筑物的变形控制标准及安全要求非常高,穿越机场快轨、地铁15号线等建构筑物的变形标准控制在毫米级!在望京隧道盾构过程中诞生了国内长距离下穿运营地铁车站的最小沉降记录0.68mm,仅相当于几根头发丝直径。


下穿施工难度最大的路基工程,隧道结构距路基CFG桩底距离仅约5.4m,运营方提出了隆起小于1毫米、沉降不大于2毫米的沉降控制要求,该标准是北京地铁建设有史以来的最高控制标准。


工程难点二:大

隧道单体工程规模大,采用四台直径10.9m的大直径盾构机施工、总长度87米、总重量达1900吨的盾构机,盾构机直径相当于3层楼高,工程投资规模国内少见。

工程难点三:深

隧道埋深深,68m深的地下连续墙和41.6m的基坑开挖深度,是目前北京市最深的基坑和最深的地下连续墙。


工程难点四:长

盾构单机掘进长度长,盾构机连续掘进3700、3200m。


工程难点五:杂

隧道穿越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液化层、区域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较多,对结构设计施工非常不利。



工程难点六:险

上述特点决定了望京隧道的工程风险及安全风险。

工程风险

竖井工程风险、盾构掘进工程风险非常大。

安全风险

竖井安全风险、隧道穿越沿线建构筑物(机场快轨、地铁15号线和民房)安全风险大。


技术创新1软土地层超深竖井建造技术

超深地下连续墙(68m),地下连续墙接头采用格构式型钢结构,先施工接头结构,再施工墙体结构,已授权专利。

施工方法:采用顺逆结合、永临结合的快速安全施工方法,已授权发明专利。

2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的微扰动控制技术

提出了“洞内洞外相结合、工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基于实时监测的地层预加固+跟踪补偿注浆+管片背后多次补注浆的大直径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的微扰动变形控制技术”。

3盾构隧道仰拱预制同步施工技术

盾构仰拱回填在国内首次采用预制结构形式,与盾构掘进同步施工,已授权发明专利。

4适应区域沉降的大直径盾构管片结构

管片纵缝设置凹凸榫槽,管片环峰设置双向连接螺栓。隧道底部仰拱回填预制结构两侧设置连系纵梁,已申请专利。

5大直径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结构建造技术

在国内首次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理论开展管片结构设计,率先开展大直径盾构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结构试验研究。

京沈高铁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四纵四横”客运高速路网的

最后“一纵”

计划2018年年底

河北承德至辽宁沈阳之间先行开通

全线计划2020年12月开通运营

“四纵四横”

将实现完美收官!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8-31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