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Rem Koolhaas近期创作与思想聚焦


2018年9月7日晚上,Rem Koolhaas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报学术告厅举办讲座,介绍了他近些年在世界各地的设计创作和思考。

讲座主题:Rem Koolhaas近期创作与思想聚焦

时间:2018年9月7日18:30~20:00

地点:中央美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Rem Koolhaas

主持人:朱锫

1.

“建筑本身就是思想”

我出生在荷兰鹿特丹,当时这座城市刚经历过二战的洗礼,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混乱贫穷,这样的环境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岁时我随父母去到印尼,像印尼的孩子一样生活,也是在那里,我接收到了亚洲的教育。在成为建筑师以前的4、5年,我做的是摄影记者,从记者的角度拍下了那时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变革。我认为建筑与现实是相互交融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可以展现不同文化的思考和转变。如古代欧洲的穹隆和中国的斗拱,二者的形式截然不同,展示了不同文化的智慧。这也是我在中最为关心的部分。

▼演讲中的Koolhaas,Koolhaas during the lecture

 

CCTV总部大楼

更多关于该项目,请  查看

2004年,我们竞标CCTV总部大楼设计并获胜,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我们的方案受到了多方的质疑。我们多次和中方的建筑师以及学科专家进行对话,就建筑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仅是对于这个项目在工程学和建筑学上的创新,更是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当时能够看到的机遇。我们的工作精确而又激进,2007年两栋塔楼顶部合龙成功,向所有人证明了这个是可以实现的。它不仅在结构方面前无古人,在造型上也令人激动。它不是独立的楼,它与临近的楼是相连接的,跟北京的天际线和街景相联系,也可以跟传统的故宫这样的建筑相融合。

▼建筑融入到北京的城市中

▼施工过程

 

叙利亚规划项目

该项目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这里是罗马、伊斯兰、希腊等文明的交错之地,要建造一座博物馆保存当地的古迹和艺术作品。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创造一个考古遗址一样的地方,将古迹和残垣的一部分保存下来,在小小的立方体盒子中通过投影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展示。这是一个十分激进的项目,我们希望可以把所有人们所认为的文化瑰宝都放到这些盒子中。然而随着叙利亚战争爆发,项目也随之夭折。很多事情,不管好坏,转变都只是在一线之间。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更多关于该项目,请  查看

我们在卡塔尔做了很多工作,这是一个有趣的国家,拥有很高的包容度。整个国家有30万公民,而移民竟多达170万。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在这里,人们把体育、文化、教育、艺术、媒体放在同一个类别,这是很有趣且很有创意的组合。这个项目周围都是卡塔尔的教育机构,从一个建筑看向另一个建筑,你可以看到整个建筑是在告诉所有人一个信息:阅读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渡过生命的方式。我们在设计中将一块混凝土板的两角折叠起来,再将一块相同形状的混凝土板盖在其上,形成了这栋建筑。人们不用从正面进入,而是可以直接进入建筑的核心,瞬间被所有的书环绕。图书馆24小时开放,欢迎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随时前来阅读。建筑的天花采用反射材料,好像两个建筑在同一个空间里存在,如同海市蜃楼一般。阿拉伯世界希望获得更加宏大的空间感。这个建筑也是在拥抱阿拉伯世界的审美。

▼项目外观

▼挖空的地方保存伊斯兰文化古迹

 

台北艺术表演中心

该项目还没有完工,它是一座典型的剧院、舞台、大厅相结合的建筑,我们将三个剧院集成在一个空间里,里面的每一个剧场都是独立的,所有设备整合在中部的正方体中,不同的舞台可以被移动、连接在一起,让人们能够使用整个艺术中心的所有空间,这是一般的建筑所不具备的功能。建筑不仅仅跟人类相关,它也跟人类思考以及技术审美共存。艺术中心在台北夜市旁边,从各个角度于台北的夜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排练、演出的时候,人们可以随时进出,进一步跨入戏剧世界,退一步又回到夜市这种世俗生活。

▼项目外观 © Chris Stowers

▼三个剧场连在一起

 

莫斯科当代艺术博物馆

项目原址是一个共产主义的系统,还处在前苏联时代,原本计划做成一个饭馆,后来被完全废弃了。我们想重新利用这种共产主义系统对人民的慷慨,将它带向新的目的地,变成艺术的空间。项目保存了一部分半废弃半损毁的社会主义食堂遗迹,表面覆盖双层玻璃板,带来非常神秘的感觉。人们可以隐约看到内部前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巨大楼梯,这种惊人的尺度,是当代艺术家难以创造的,我们在有限的资金下重新利用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楼宇,这可以说是城市带给我们的宽容。

▼项目外观,双层玻璃后建筑若隐若现 © Iwan Baan

▼巨大的楼梯被用作展览场地 © Vasily Babourov

 

Prada中心

更多关于该项目,请至:,

项目是一个艺术机构,在米兰周边。它原本是1960年代的工业区,我们的任务是将其转变成艺术区。我们把建筑嵌入到了已有的区域当中,形成了一种静态的冲突和对比。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使用了经过特殊处理的铝材,这种材料十分轻盈,和挂在其上的昂贵画作形成对比。这是一个可以向公众开放的现代艺术展示厅,我们将展示的雕像嵌在特殊设置的平台中,使其看上去好像立在地面之上,像真人一般与游客形成互动。这里的作品延续了罗马时代的艺术风格。

▼基金会新总部外观,与原有的建筑形成对比

▼雕塑未设台座,仿佛置于地面上

我们将建筑的外立面涂刷成了金色。我喜欢金色,与其他的复合材料、现代材料相比,金色更加便宜,却能够给人一种神圣的感觉。我认为现代建筑应该给人带来启发和反思,在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而不是只选其一。

▼金色的外立面给人以独特感受

项目的塔楼里设置了OMA的常设展览,也是一个餐馆,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展,也可以用餐。这栋楼非常有意思,它在街道上,连接着广场。有些楼层是直角的,有些楼层是倾斜的,整栋楼的楼板一直在变化,最低的挑高是2.8米,最高的挑高达8米,其后面设有支撑结构。建筑采用白色混凝土,在黎明或黄昏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就建筑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项目外观

 

 

2.

问答环节

我是电影导演,也是北京第一家艺术电影院小庄电影馆的负责人。您年轻的时候做过记者、摄影师,甚至还拍过电影。艺术电影和人文建筑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在30多岁的时候写过电影脚本,每天看3部电影。中国、印度、日本。尤其是1960年代的欧洲电影都对我产生了影响。我觉得对于文化的态度不应是非黑即白的,我们要看的是在特定时刻人们对文化、对自我的表达。

 

我是北京的年轻设计师,在国际建筑事务所里工作。我关注到在OMA投标的墨尔本南岸项目中,UN Studio中标了。我感觉您设计的质量是在不断下滑的,您能回答我这个问题吗?

是否中标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能做的就是展现我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而我并不觉得我的作品质量在下滑。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和态度。互联网这样的数字产品会对建筑产生怎样的影响?虚拟现实又将怎样影响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90年代中期,我们坚信建筑不仅仅是为人类服务的,而且也可以适应整个数字时代,甚至去适应整个科技领域。因此,我觉得这是这些数据、分发中心能够做的事情,这都是数字手段。这样的建筑完全可以被接受。虚拟现实很了不起,可能在未来的35到40年,它会变得人人可用,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带来任何清晰可见的给建筑带来的变化和影响。VR可以给人们带来非常强的感官刺激,这与建筑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补充,而不会真正改变建筑本身。

 

《疯狂的纽约》可能是您最重要的作品。您如何将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似乎在这本书以后,您一直是以实践为主,而并不关注理论,您是不是已经放弃了建筑理论方面的研究?

《疯狂的纽约》是我很多工作的结果,也花了我很多时间。在之后的著作中,我也想尝试定义城市是如何改变的,包括建筑背后的思考。这些是更短的书,但这些书也是我的宣言。这也是驱动着我跟任何一个时代产生共识,包括了解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以及我们对时代的反馈。这也是我永恒的努力,去让建筑永远都在这个社会视野的中间。

 

我读了您的一篇文章《关于中国的性格》。您提到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有些情况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能不能讲一讲关于中国的特征、中国的性格,特别是与您在北京的建筑作品相关?

我觉得中国的性格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的与众不同。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的国家。实际上阿拉伯国家、东欧也有这种非常深刻的激进的改革和变革。比如,柏林的城市中心跟北京一样,好像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如果你让我讲讲中国的特质、中国的性格,实际上是速度、市场经济、现代化和原生文化之间的角力。这也在德国、迪拜、阿布扎比发生。这种境况,我们所有人都要经历,所有人都要考虑我们究竟是用建筑来做什么。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9-10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