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证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安大略皇家博物馆

英国萨瑟克区市政厅

青岛西门子创新中心

美国惠特尼博物馆

朗香教堂

荷兰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法国斯特拉斯堡研究所

德国杜塞尔多夫FOM大学新教学楼


最初为了练线条,我会在上课开小差或者没事干的时候拿笔在纸上随便画点东西,也不需要规定自己画什么,时间久了觉得瞎画也挺有意思。后来我画了些“脑洞图”可以算是之前这个小习惯的延伸,其实很多都是无意识状态画的,下笔之前也不知道自己会画个什么鬼,画着画着觉得它渐渐可能是个什么状态了,就往那个方向画下去。我想很多抽象画的大咖,有时候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意识流的表达,无非是一个线条、构图、色彩的运用,比例和尺度舒服了就会给人一种美感。总之对我来说画这些画是一个特别解压的方式,而且对平时画速写也确实很有帮助,潜移默化间对线条有了更好的掌控度。

无题

端午

飞鸟

礼物

未知

另外我还画了些建筑大师的作品,比如博塔、扎哈等等,其实也是看到网上有人搜集他们的作品集,没事就找来临摹,也谈不上崇拜他们。不过没想到画完扎哈的作品不久,她就去世了,后来也就不怎么临摹大师的作品了。其实和画其他建筑作品一样,光靠观察盯着看半天,不如拿笔临摹下,这样会对建筑的形体构成、体块组合、表皮逻辑以及比例体会更深刻些。我想多少会对平时做方案有些潜移默化的帮助吧,至少审美有一定提高。

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2020年东京奥运会体育馆方案

安特卫普总部

德国宝马大厦

伊萨姆·法里斯学院

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我毕业就去了设计院。要说手绘对工作的帮助肯定是有,还是那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么多年画建筑,虽然一直临摹别人的设计,但至少潜意识会在脑子里存下些什么。比如有时候做方案,就会想到之前画过的哪个设计可以借鉴,有时候虽然记忆很模糊但也能带来些帮助。还有不停的画那些所谓的优秀的作品,其实也不仅仅临摹他们的外观,画的时候肯定要先进行观察,从大的形体构成到细节设计,相当于在一次次训练对好的尺度、构成、比例的感觉。我想这些帮助都是潜移默化的,最直观至少是平时拿出去的草图跟别人的草图还是有些区别吧,实在不行装装样子也好。

意大利都灵圣VOLTO教堂

巴塞尔瑞士联邦银行大厦

衡山路12号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美国·Bechtler现代艺术博物馆

让·景格雷博物馆

我平时旅行的机会很有限,就尽可能多走走看看,很少有时间能真的坐下来画个现场写生。旅行时会有意识地关注些建筑场景,一般会将这些素材收集起来,回家整理后再进行照片写生,因为很多时候拍了照片,保存之后也就没有然后了。而手绘是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多少在今后的设计中能调出之前画过的内容进行参考比较,或者有所启发。

因为专门的旅行机会很少,会尽量利用出差的机会顺便“公费”旅游哈哈。比如去一个城市开会,头天晚上到,第二天上午开会,我会故意买第二天晚上的回程机票,这样开完会还可以有时间偷闲溜达一下去看看城市和建筑。我想每个学建筑的,从书本或杂志看过的大师作品,某一天真的亲临现场,体会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可能是在杭州的缘故,我经常有时间就会去中国美院看看王澍的作品,我觉得国美真的是最美丽的大学,百去不厌,建筑也是百看不腻,每次去都会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和发现。特别羡慕能在美院度过学习生涯的同学。当然跟艺术院校那些打扮好看的姑娘也有关系,但主要还是出于建筑情结,感觉就像一个大园林,可以穿梭于建筑与景之间,能让人心不那么躁。


杜恩施坦小镇

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

Bezirk Neubau

BIS

BIS

Der greben


智慧证书www.wisecert.cn
专注服务于建筑证书管理建筑资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项目合同管理,为建筑企业提供智能高效的建筑管理软件系统工具。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9-29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