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归属感


 

 

2017年9月9日,中建二局三公司北京金丰28A项目农民工党员丁宝彦随党支部走进央视CCTV-4《快乐汉语》演播厅,并与央视主持人合影。这是三公司将农民工党员纳入项目党建一体化管理的缩影。


 


同时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同样参加党员活动享有政治权利、共同参加“党建创客空间”发明创新,这是如今三公司农民工党员所享有的权利,也是三公司党委探索性制定“五个结合”即:将农民工党建工作与中建党建大格局相结合、与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相结合、与脱贫解困相结合、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与劳务管理相结合)工作方针,并实施“3326”管理新模式,把农民工党建工作纳入到各级党组织日常工作所产生的新气象。

这种新模式相继得到了总公司、北京市委和中组部“两学一做”的深入调研和肯定。农民工党建工作登上了《中央企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简报》,朱文斌《支部是我温暖的家》登上了《共产党员杂志》。

 

“三大保障” 让农民工党员找到“新家”

据悉,近年来,三公司农民工每年用工量达5万人,公司党委从中认证农民工党员126名,分布在66个项目。凝聚他们中的骨干力量是全新的课题。

组织保障、任务保障、经费保障是公司党委做好的第一个“3”工程。尤其在组织保障上,项目党支部为农民工党员构建了“一册、一卡、一号”“三个一”党员管理机制,即:制定农民工党员详细信息册(包括他们个人及亲属基本信息,所在党组织的联系方式、地址,并随季度时时更新),制作身份卡,在公司“党建云”平台开设独立账号,使他们跟企业党员一样参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组织生活。统一管理让他们在项目上找到新“家”。

有着12年军龄的退伍军人朱文斌,是廊坊悦居时代项目的农民工党员,他在中建二局纪念建党96周年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会上,动情地讲述说:最让我感动的是支部书记通过工人信息卡得知我是一名党员,项目党支部热情地接纳了我,丝毫没把我当外人,我有了被组织重视关怀的归属感……”

今年七一表彰会上,朱文斌被评为公司成立65周年来首位“优秀农民工共产党员”。而这样的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壮大。目前,公司成立了12个联合党支部,50多名优秀农民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同时,公司确定了第二个“3”­­,“三个优先”原则,“优秀农民工党员优先转为自有员工、负责的分包队伍优先使用、优先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6年以来,3支优秀劳务队与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两个机制” 让农民工党员增添“后劲”

2016年10月20日,在廊坊悦居时代项目,二局首家“农民工党员创客空间示范点”成立。这是三公司党委出台“1+N+1”工作机制,发挥农民工党员创造性而重点打造的又一载体。

“1+N+1”,即1名党员为组长,带领多名党员和群众,围绕1个课题进行创新创效。每个“创客空间”并下拨了1万元启动基金,做到了第一个“3”中的“经费保障”。

朱文斌带领三名党员,成立了三个创客空间小组。他们在电器预留预埋、水电管线开凿、钢框木模板三方面确定了课题。经过反复研究实践,三项工艺创新成果成功地投入使用,节省费用10万元。并在年终参与公司“科技创新创效”成果评选。出色表现使得朱文斌在央视七套播出的《聚焦三农:九问两会》节目中,成为央视“两会”专访人物,彰显了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价值。


 

 

目前,公司党委每年划拨至少10万元专项资金,确定了100余个大小课题,为企业降本增效近百万元。创客空间这一载体使得各项目创新能手不断涌现,有效促进了各项目管理。

同时,公司党委还建立“1+1”结对子机制。即项目党员和农民工党员在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形成点对点、手把手帮扶分包队优秀骨干,实施精准帮扶。不仅如此,公司党委还建立“N+1”扶贫机制,一年来,共培训家乡青壮年500余人次,200多人掌握专业技能后走到了施工一线。


 

“六项活动” 让农民工党员彰显价值

2016年7月19日,廊坊市一场特大暴雨考验着悦居时代项目,朱文斌、张付海、张登明三支农民工青年突击队和党员在项目书记带领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6台抽水泵,26小时冒雨昼夜奋战,隐患被排除了。朱文斌深有感慨道:“这次危机关头,是党员冲在了最前面,这种拼搏的力量不仅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整支队伍。”是什么激发了大家在危机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答案就在公司积极倡导项目联合党支部开展的“三亮”、“三联建”、“三联创”、“农民工青年突击队”、“农民工安全督察队”和“农民工党员创客空间”等“六项”活动,让农民工党员在急难险重等突发事件中敢于亮身份,亮服务,亮业绩的“三亮”活动彰显出了价值和荣誉感。


 


成立联合党支部、工会联合会和联建团支部,形成三方合力,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多方配合的工作新格局。同时,各个党支部都建立了农民工活动室、读书室,并积极借助“建筑工匠讲堂”、“技能比武”等平台,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展现工匠风采。其中,槐房万达开展的“双王技能比武”活动被央视七套专题报道。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万达项目举办的呼市建筑业“中国梦 劳动美”职业技能大赛,将项目产业工人的风采展示到了中建系统外。3000米高原的松潘项目在“三联创”的基础上还与藏民进行了联建……“六项活动”的开展让农民工党员彰显价值有了载体、有了抓手。

“3326”虽然只是个数字,但它却展示出了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它汇聚起的一股股“细流”,终将聚成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企业滚滚向前。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1-24


现在注册,立即体验建筑企业专属的证书证件管理系统吧!

注册体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