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很久的深坑酒店,这次真的要开张了?!
我们见过许多的五星级酒店,除了豪华外,就是一栋比一栋高。
而在我大天朝却有一家酒店反其道而行之,不往上还反而往地下延伸80米。
要成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五星级酒店!
这就是——
上海佘山世贸深坑酒店
首先,咱们来看看这个“坑”。
深坑酒店位于上海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是一座深达80米的废弃大坑。
这个深坑曾是解放前是个采石场。经过数十年的开采,形成了这样一个周长达千米、深百米的大坑。
2006年,世茂集团决定利用深坑的自然环境,建造一座五星级酒店。并由知名设计师汤姆·赖特操刀设计。
要知道,全球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迪拜帆船酒店就出自他之手。
不过,想要在如此复杂的环境建造一个酒店,哪有那么容易。为此,施工团队用了7年时间进行科学论证。
才使项目在2013年能够最终实施!2013年3月17日,深坑酒店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伟大工程巡礼》纪录片开机仪式在上海佘山举行,世茂佘山深坑酒店正式动工。
盖了这么些年了。。。这个坑终于!在明年即将开始试运行了!
目前,世茂深坑酒店,正在进行玻璃幕墙施工和内部精装修,力争于明年5月30日完成施工并试运营。届时,该项目预计一年将迎来50万人次,年收入将达3.5亿元(3.5个亿有几个0?反正数学暴差的小编。。。是数不清了。。。),年税收4500万元。
效果图
酒店客房沿崖壁而建,面向横山,充分彰显“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主楼使用玻璃和金属板材,曲线的立面形式源于“瀑布”。
主体建筑主要分为三部分:地上部分、坑下至水面部分、水下部分。
其中坑表以上露出3层。为酒店大堂、会议中心及餐饮娱乐中心等。
夜空效果,照亮宴会厅,宴会厅顶层将采用LED镭射,营造如梦如幻的夜空效果。
中间部分则是酒店客房。370间客房都将设有观景露台,堪比空中花园!
窗外还可以直接看到对面。坑壁落差近百米、宽数十米的瀑布,实在是壮观!
然而最让人期待的,则是水下2层。酒店的最下面两层客房将在坑里注水覆盖,变成梦幻的水下套房!
每间水下套房,都拥有一处水族馆,每间水下套房都将设有一处水族馆,可在房内观赏鲨鱼等珍奇海洋动物,还将在客房走道及电梯厅展示坑底石材和岩柱等,让人体验行走在矿洞的奇妙感受。
想象一下,坐在房间里看着窗外的鱼儿缓缓游过,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呀~
结合酒店基地采石坑的特点,引进水下餐厅、景观餐厅、水上SPA、等。
还有一个类似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的观景平台。
甚至还有蹦极!
这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牛×的深坑酒店是怎么建成的呢?
现在就深入介绍深坑酒店的建造过程:
作为全球首个建在废石坑里的酒店,深坑酒店不仅将创造海拔最低酒店的世界纪录,还一反向天空发展的建筑理念,开始了地表以下深度拓展建筑空间的创举。
由于深坑崖壁陡峭、断面不规则、深度较深,且设计独特,没有任何类似项目施工经验可参考,“深坑酒店”的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上海的大部分地区地质结构不太稳定,土质比较松软,而由于在设计上,酒店是“挂在”坑壁上的,这对施工建设是极大的挑战,地质勘测的重点就集中在矿坑岩壁强度是否足够支撑整座酒店结构。幸运的是,深坑所在的松江佘山区域地质结构与上海市区有所不同,这里的安山岩比市区的地质结构坚固许多,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深坑酒店的周边是陡峭的岩石壁,防震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团队将地质勘测结果和酒店的工程结构设计输入电脑,通过一系列模拟测试,反复检查建筑设计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最终确保深坑酒店可抗9级以上地震。
因为酒店是在海拔负65米的坑中建造,消防逃生需要“自下而上”。目前上海没有先例,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根本进不了矿坑,为了保证客人的绝对安全,于是又产生了一个创新设计:确保酒店任何一个阳台均与相连,这对空间布局的设计要求非常之高。
“防火”之外还要考虑“防水”。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在一个露天百米的深坑里,如何防积水是一个突出问题。为了呈现更完美的景观效果,设计师还想在坑底建造一个人工景观湖,但积水没有天然的泄洪口,而且,湖水水位会在汛期因洪水而暴涨,如何才能将湖面维持在一个安全的水位?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安装一部抽水泵,确保每日湖中水位变化不超过500毫米安全区间。这一数字是基于对上海历史水文资料的研究,发现在过去500年中,上海本地单日降水量从未超过300毫米。
酒店建造于废弃采石深坑内,受限于深坑地形和场地条件,如何向坑内运输人员及材料,成为施工面临的首要问题。经多次研究,施工团队通过对施工升降机配置与安装方案的研究及优化,最后采用附着于塔式起重机标准节上的施工升降机方案,不仅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约了项目成本。
在混凝土向下超深输送时,又出现了混凝土易离析、坍落度损失大、易堵管等问题。为此,施工团队研制了混凝土向下超深77米三级接力输送技术,输送系统由汽车泵、溜管和固定泵三部分组成。通过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工作性能的控制以及对三级输送系统操作过程的控制,有效攻克了技术难题。
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设计、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试验与数据结合进行缓冲阻尼装置的调整,最终确定缓冲阻尼装置、混凝土最佳配合比、输送施工工艺等。
同时,结合项目特点,施工团队运用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 BIM 技术对多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起到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作用。基于扫描的精细点云生成坑内地貌的三维地形模型,再从三维地形模型中自动提取等高线,获取二维及三维数据资料,实现一次测量。同时,它所采集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还可进行测绘、计量、分析、仿真、模拟、展示、监测、虚拟现实等后处理工作。
做边坡支护时,由于边坡极不规则,通过BIM技术配合测量,有效防止锚索在深部相交。通过验算、局部加固,解决了不规则负角度边坡的挂网喷浆。其中,酒店的土建、机电、幕墙、装饰建模等都用到了这一技术。
“深坑酒店”所在的地形状况显示,采石坑东侧崖壁竖向较为平整陡峭,适宜依崖壁建造建筑,其余三侧竖向水平切面变化较大。为此,最初做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整体建筑布局与周边环境的紧密结合。
酒店在整体规划上,将主体建筑放在采石坑的东面崖壁位置,沿崖壁竖向布置主体客房和餐饮娱乐设施。与主体建筑相联的群房限高10米,尽可能在水平方向展开,使建筑各个功能部分既可相通,又保有各自单独的出入口,确保安全。
“外部结构完工后,我们还要在坑里注水,把坑下15层、16层覆盖掉。”工程师郭杰锋介绍,深坑酒店共19层,其中坑表以上3层,为酒店大堂、会议中心及餐饮娱乐中心等,屋顶是空中花园;坑下部分,水上14层是酒店的主体,主要设置标准客房;水下2层包括水下情景套房和千人宴会大厅、恒温SPA和休闲泳池等。
整个深坑酒店最令人期待的,或许就是位于水下的两层———埋在水中的客房。
上海世茂“深坑酒店”
无疑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奇特工程,
施工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
深坑酒店主体结构大面积
与坑壁围岩(表面强风化岩)碰撞
需经爆破清理后方可进行施工。
▼
酒店主体结构下部坐落于坑底基岩上,
上部和坑顶基岩(及部分裙房)相连。
地下至水面的建筑形成了多塔的结构形式,
地面以上连成一体。
▼
酒店主体结构采用带支撑钢框架结构体系。
▼
各楼层客房建筑平面两侧均为圆弧形曲线,
中部的竖向交通单元,
将两个曲线单元连成整体。
两侧圆弧形客房单元沿径向的竖向剖面,
呈现出不同的曲线形态。
▼
地下一层桁架截面高度为5m,
跨度从9m~30m,单榀桁架自重9.6t~34t,
由于坑外地面小,
大型履带吊行走困难,
因此桁架安装难度较高。
▼
由于工程桩必须打至岩石持力层
到中风化层,
但现场情况复杂,
岩石风化程度不同,
工程桩为一桩一探施工难度高。
▼
而测量需要极其精确
▼
花了十多年打造
创造了几十项业界专利。
别怪深坑酒店姗姗来迟,
人家真的慢工出细活……
一名项目参与者还打趣说:
“这项目折腾的,
全是小鲜肉进去,
老腊肉出来了!”
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
中国的建设者用勤劳和汗水,
实现了这个疯狂的设想,
使深坑酒店成为“人类伟大工程”的代表!
来源: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