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工程特点和难点等
本工程车站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水压高,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隐患多;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复杂、预埋件、预留孔洞多,综合管线施工过程中易出现漏项;工序复杂、质量要求相对较高等等,施工总体难度较高。3个车站需协同管理。
2 BIM组织与应用环境
2.1 BIM应用目标
随着BIM的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区的业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上海。我公司顺应形势,响应业主需求,在项目深入开展了BIM技术应用,籍以解决以往管理粗放、应用点分散等问题,尝试辅助建设智慧化工地,使项目管理提质增效。
2.2 BIM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实施开始前,先行制定了完整的BIM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应用目标,制定应用方法、原则,分阶段循序渐进实施。本项目首次尝试BIM5D和综合监测信息平台以及二维码、无人机、VR技术、绿色施工等跨界技术,通过欧特克公司BIM软件平台以及自主研发插件的配合,进行项目协同管理,实现BIM信息的顺畅流转,辅助项目智慧化管理。
2.3 BIM团队组织
项目初期,公司即在车站项目成立了5人的BIM应用小组,并成立以公司BIM负责人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BIM领导小组,构建BIM组织框架。并配置了相关软硬件,与咨询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确保BIM应用平稳推进。
2.4 BIM软硬件环境
软件配置:广联达系列、Revit、Navisworks、Fuzor、GEO5等。
硬件配置:惠普工作站、虚拟服务器设备(瘦客户端)、三维扫描仪器、无人机等。
平台应用:广联达5D+协筑、综合监测信息平台。
3 BIM技术应用
3.1 BIM模型构建
(1)Revit、广联达软件。分专业建立模型;模型深度等级为不低于LOD 300。
(2)BIM 5D管理平台。根据地铁工程施工工艺,分层分区。
(3)FUZOR。整合模型后进行可视化校验及汇总,可视化及碰撞检测等手段,预判碰撞问题。
(4)综合监测信息平台。根据REVIT建立监测数据模型,在平台内整合处理,将监测数据信息实时反馈到管理人员的移动设备端中。
3.2 BIM应用内容
3.2.1 BIM5D管理平台
为整合以往BIM应用点多但协同度低、管理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我公司尝试寻找新的BIM应用模式,引入了BIM 5D管理平台,集成多专业模型、施工流水段划分、施工方案模拟、物料提量跟踪、安全质量辅助、进度成本管控、技术及资料管理等,利用网页端、移动端实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分类信息,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