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海建工旗下上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对浙江省水电建筑基础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水利工程领域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收购浙江水电建筑公司,是上海建工把握市场先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是强化水利水电业务拓展、进一步丰富涉水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是完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过程中的业务再升级。
丰富业务产业链 加快向建筑服务商转型升级
浙江水电建筑公司是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评为企业施工类AAA等级,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AAA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近年来,上海建工大力推进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战略,加快从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转型升级。集团旗下“设计咨询、建筑施工、房产开发、城市建设投资、建材工业”等五大事业群集群联动,不仅优质完成了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旅检大楼等一批“超级工程”,还充分利于自身的技术、人才、管理、品牌和全产业链优势,在污水和垃圾处理、城市排水防涝、土壤修复、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生态环保业务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形成了环保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新优势。
上海建工在涉水业务上已形成了专业丰富、实力雄厚的产业链“舰队”,旗下市政设计总院、一建集团、二建集团、四建集团、五建集团、七建集团、安装集团、基础集团、机施集团、园林集团、外经集团、市政建设公司、海外部均在细分领域内积累丰富的设计或施工经验。
契和新时代要求 发挥优势涉水业务不断升级
2017年上海建工在建的生态保护修复业务合同造价超过250亿元,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上海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产业链,更是契合了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在污水和垃圾处理领域,上海建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优势,承建了目前国内建设标准最高、工程规模最大、全地下式的上海泰和污水处理厂,这是一座生态型、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在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过程中,通过大跨度轻质玻璃钢盖、气流诱导、超高效一体化除臭装置等技术,将除臭效率提高到99%,且保持常年稳定。这项技术已经转化为成熟产品复制到全国。2017年12月,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了上海建工主编的行业首部《城镇污水处理厂节地技术导则》。2018年3月,由上海建工旗下机施集团、安装集团、市政设计总院组成的联合体,中标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工程,项目总投资额为人民币34.63亿元。
在土壤修复领域,上海建工与英国专业环境修复企业——英国洛尔集团合作,成立上海琸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生态环境修复,覆盖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等完整的环境修复产业链。近期承建了上海桃浦智创城核心区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工程。琸域公司目前已成为上海市土壤修复产业联盟首届16家理事单位之一。2017年10月,上海市环保局首个土壤环境保护工程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建设用地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技术工程中心,在上海建工挂牌。彰显了上海建工作为行业标杆引领上海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技术实力。
在海绵城市领域,上海建工凭借雄厚技术研发实力,已成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和《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单位,成功协助上海申报全国试点海绵城市,并参与了上海临港新城、深圳、珠海等全国多个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2017年,上海临港家园服务站及绿化休闲广场列入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临港家园服务站及绿化休闲广场绿化面积达1.30公顷,占总面积66%,上海建工技术团队深入一线,完成了整个项目踏勘、方案、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过程,充分发挥绿地的海绵功能,通过利用现有绿地建设表流人工湿地,将收集的周边市政道路的雨水径流净化,达到水质要求后回用作为景观用水,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倡导的“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项目建成后场地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区项目的示范标杆,树立了实实在在的百姓口碑。
在综合管廊领域,上海建工旗下市政总院综合管廊研究团队,开创并建立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体系,是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领域的国家级团队,主持制定国家标准规范,成功协助11座城市申请为国家级试点城市,引领我国综合管廊技术发展,并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与安全运维体系》。作为上海建工正在实施的,上海三大管廊试点区中规模最大的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综合管廊建设,2017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一期项目廊体建成1公里,规划总长7.425公里,一期项目将在今年9月底全部建成。
上海建工还在涉水环保业务上不断扩大,屡创行业新纪录。承建的上海青草沙原水工程,是世界最大河口江心避咸蓄淡原水水库;承建的三门核电站取排水项目,是核电领域首个盾构施工法进行取水涵管作业工程;承建的秘鲁霍扎水电站工程,是秘鲁第一次全套引进中国设备、第一次由中国公司在当地实施的机电工程EPC管理模式项目;承建的崇明东滩盐碱地绿化,是上海最大的盐碱地修复工程;设计的宁波江东水厂改造项目,是全国最大的浸没式超滤水厂;设计的金门跨海引水项目,是海峡地区最大跨海引水工程;设计的大丰风电海水淡化项目,是国家科技部为推广风能与海水淡化产业工程应用而实施的全国性示范项目。
上海建工发挥投资、勘察、设计、建造、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优势,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投资72亿元参与都江堰滨江新区基础设施PPP+EPC项目,其中正在建设的“上海建工第一坝”——都江堰金马河2号拦河大坝,该工程建成后,将使闸上游岷江干流到都江堰市城区河段形成长约 1.3公里湖面、41万平方米的常年平湖景观,成为都江堰市的一条生态长廊,改善该城区生态环境和水景观,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不断提高创新力 履行国企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国家全面实行河长制,河道管理体制的变化也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政府水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涉水投资,上海建工的涉水业务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上海建工相关单位也加大了科研力度,先后成立上海城市排水系统技术研究中心、智慧水务研究中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并参与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组建。在收购浙江水电之后,预计上海建工的涉水业务会有更为快速的发展。
上海建工在下一阶段发展过程中,将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积极对接“美丽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抓住环保产业发展机遇期,积极发挥产业优势,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和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环保技术装备,着力在城市主体功能区配套建设、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占据更多制高点,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郊野公园、城市湿地、水系治理、土壤修复等方面打造更多品牌工程。不断完善各项环保业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提升服务品质,为建设美丽、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卞家骏说,上海建工作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作为推动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更有责任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水、土壤领域的突出问题,逐步恢复城市自然生态,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与优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来源:智慧证书 发布于:2018-04-11